[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65169.X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洋;郑明光;孟劲松;王永东;王义栋;王勇;孙殿东;宁冬;颜秉宇;王谊清;管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6;C22C38/12;C22C38/14;C22C38/06;C22C33/04;B22D11/00;C21D1/00;C21D6/00;C21D8/02;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当量 核反应堆 安全 壳用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7%~0.11%;Si:0.10%~0.30%;Mn:0.80%~1.20%;P≤0.010%;S≤0.005%;Ni:0.30%~0.55%;Cu:0.25%~0.45%;Mo:0.25%~0.55%;V:0.08%~0.12%;Nb:0.065%~0.090%;Ti:0.020%~0.040%;Al:0.020%~0.050%;N:0.020%~0.035%;V/N>3;B:0.001%~0.003%;[O]≤10ppm;[H]≤2ppm,Ceq≤0.4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显微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少量粒状贝氏体,其中板条贝氏体占比94%~98%,粒状贝氏体占比2%~6%;钢板晶粒度达10级及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度≤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室温拉伸抗拉强度>730MPa,屈服强度>660MPa,断后伸长率≥21%;200℃高温拉伸抗拉强度>710MPa,屈服强度>620MPa;-45℃冲击功>240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后室温拉伸抗拉强度>700MPa,屈服强度>610MPa,断后伸长率≥22%;200℃高温拉伸抗拉强度>670MPa,屈服强度>580MPa;-45℃冲击功>230J。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具有在焊接热输入10~200kJ/cm下,焊接接头-45℃冲击功≥150J。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缓冷、离线回火热处理;其特征在于:
加热:
铸坯加热温度为1120~1160℃,加热速度为8~11min/cm;
控轧控冷:
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第一阶段开轧温度为1050~1090℃,单道次压下率在14%以上,每道次轧后间隔时间≤5s,轧制中间坯厚度>3t,t为成品钢板厚度;轧制后钢板采用水冷控温;控温到860~900℃进行第二阶段轧制,控制总压下率大于68%,终轧温度为680~710℃;
缓冷:
终轧后钢板待温到620~650℃后开始冷却,以15~25℃/s的冷却速度终冷到400~450℃;
离线回火热处理:
钢板采用离线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为600~640℃,保温时间为3~6min/mm,出炉后空冷至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坯厚度为250~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轧制后水冷控温为控制中间坯冷却速率5~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51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漂浮舱自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益生菌钙铁锌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