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塔基础承台的基坑支护方法及其现场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63677.4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林;王栋;张岗;肖飞;续夏光;曾杨;邹纪明;孙大勇;白玉龙;杨彬;朱美娜;王一飞;朱彬;易磊;王伟进;彭文兵;刘慧群;孙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绿色动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7/00;E02D5/62;E02D5/04;E02D2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李楠楠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基础 基坑 支护 方法 及其 现场 结构 | ||
1.一种风力发电塔基础承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多圈工程桩组,每圈所述工程桩组沿该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工程桩,多圈所述工程桩组的圆心重合,所述工程桩的顶部标高高于基坑底标高,所述工程桩高出所述基坑底标高的部分用于与基础承台连接;
S2,施工多圈旋喷桩组,每圈所述旋喷桩组沿该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旋喷桩,多圈所述旋喷桩组的圆心重合,相邻两圈所述工程桩组之间布置一圈所述旋喷桩组,所述旋喷桩组的圆心与所述工程桩组的圆心重合,所述旋喷桩的顶部标高等于所述基坑底标高,所述旋喷桩的底部标高低于圆弧滑动面的标高;
S3,待所述旋喷桩达到养护要求后,施工多个钢板桩,相邻两个所述钢板桩的锁口连接,多个所述钢板桩首位相连,多个所述钢板桩围成开挖区域,多圈所述工程桩组和多圈所述旋喷桩组均位于所述开挖区域内,所述钢板桩的顶部标高等于地面标高;
S4,开挖所述开挖区域,直至开挖到所述基坑底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区域为矩形,多个所述钢板桩围成的矩形体的内侧壁通过四个支撑梁支撑,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矩形的相邻的两个边,四个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矩形的四个角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标高为-4~-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桩的直径为500mm,所述工程桩的直径为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圈的相邻两个所述旋喷桩直径的弧线距离为3倍的所述旋喷桩的直径,每一圈的相邻两个所述工程桩直径的弧线距离为3倍的所述工程桩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S4之后,基坑的底部从下到上铺设垫层,所述垫层覆盖多圈所述工程桩组。
7.一种风力发电塔基础承台的现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承台、多圈工程桩组和多圈旋喷桩组,每圈所述工程桩组沿该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工程桩,多圈所述工程桩组的圆心重合,所述工程桩的顶部标高高于基坑底标高,每圈所述旋喷桩组沿该圈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旋喷桩,多圈所述旋喷桩组的圆心重合,相邻两圈所述工程桩组之间布置有一圈所述旋喷桩组,所述旋喷桩组的圆心与所述工程桩组的圆心重合,所述旋喷桩的顶部标高等于所述基坑底标高,所述旋喷桩的底部标高低于圆弧滑动面的标高;
所述工程桩的顶部高出所述基坑的底部的部分连接于所述基础承台的底部,所述基础承台与所述基坑的底部之间铺设有垫层;
所述基础承台的底部为圆形,所述基础承台的底部的中心与所述工程桩组的圆心重合,所述基础承台朝向所述基坑的底部的投影覆盖多圈所述工程桩组和多圈所述旋喷桩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绿色动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绿色动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36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视机后盖表面环保喷塑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加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