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运结构及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1947.8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罗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H02S20/30;B65D25/10;B65D8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骆莉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运 结构 bipv 组件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光伏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运结构及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包括光伏安装梁、适应组件、限位组件,两侧分别通过定位组件贯穿插接设有转运梳理板,适应组件包括两个升降调节,两个升降调节分别通过控制组件活动插接光伏安装梁两侧设置,通过在光伏安装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控制组件快速调节控制的设置两个升降调节,在需要对光伏组件的一侧高度未调时,方便对其进行快速稳定的调整,提高光伏的组件的安装效果,同时在定位组件的辅助作用下,在对光伏安装梁进行转运操作时,配合控制组件,对转运梳理板和光伏安装梁进行快速的定位连接,提高光伏安装梁的转运有序性,避免发生碰撞等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运结构及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BI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在bipv光伏组件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到多个梁架进行配合使用;
由于光伏安装梁架在数量较多,在进行转运过程中多个梁架之间随意堆置在一起,导致运输过程中梁架之间容易发生撞击变形和损坏,从而在实际架设操作时,建筑强度存在缺陷,对后续的安装使用带来隐患和额外的修复工作,使用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结构及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运结构,所述转运结构包括:
光伏安装梁,光伏安装梁两侧分别通过定位组件贯穿插接设有转运梳理板;
适应组件,所述适应组件包括两个升降调节,两个升降调节分别通过控制组件活动插接光伏安装梁两侧设置,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螺杆和两个螺纹座;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光伏安装梁内靠近控制螺杆一侧,且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光伏安装梁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收纳槽,两个升降调节分别活动插接置于两个升降调节内。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内两侧中心分别开设有滑槽,控制螺杆通过轴承水平插接两个滑槽设置,升降调节置于收纳槽内一侧水平开设有活动,且活动活动套接控制螺杆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内两侧均水平对称开设有板槽,升降调节置于收纳槽内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分别活动插接两个板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板槽内一侧均竖直设有导向杆,导向板插接板槽内一侧均竖直贯穿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杆竖直活动贯穿插接导向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座通过螺纹套接控制螺杆置于滑槽内一侧,滑槽内两侧分别贯穿两个板槽开设有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为水平设置,螺纹座两侧水平对称设有两个拨动杆,两个拨动杆分别贯穿插接两个第一条形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靠近第一条形槽一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条形槽,第二条形槽为倾斜设置,拨动杆贯穿第一条形槽一侧贯穿插接第二条形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运梳理板上对称开设有若干定位槽,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对称设于升降调节置于收纳槽内下端两侧,光伏安装梁下端水平贯穿收纳槽开设有梳理槽,转运梳理板水平贯穿插接梳理槽设置,且升降调节下端两个定位块分别插接转运梳理板一侧两个定位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螺杆贯穿滑槽一侧一体设有控制盘,控制盘外圆周一侧对称开设有若干限位槽,光伏安装梁内靠近控制盘一侧开设有弹簧槽,限位杆竖直活动插接置于弹簧槽内,限位杆置于弹簧槽内一侧通过隔板套接设有限位弹簧,且限位杆一侧贯穿弹簧槽活动插接控制盘一侧限位槽设置,且限位杆插接限位槽内一侧面为倾斜面设置。
一种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所述bipv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具有上述转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1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