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1456.3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锋;何洋贤;顾兴士;余家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40;G01N3/42;G01B11/02 |
代理公司: | 绵阳远卓弘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1 | 代理人: | 张忠庆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力学 特性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制冷平台;
步骤二、在保温罩的环形腔室中通入液氮,降低外界温度与保温罩内部的温度差;
步骤三、放置冰样在制冷平台中央位置;
步骤四、开启激光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升降位移平台与数据处理终端的通信连接,并调控升降位移平台使压头垂直抵靠在冰样的顶端中间位置;
步骤五、设定升降位移平台的运行时速,使压头在冰样上进行下压,到达设定的压入深度时,记录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最大位移值和压力传感器的最大压力值,随后调控升降平台开始向上运动,完成压力卸载的过程,并通过数据处理终端导出压力数据与位移数据的曲线图;
步骤六、将最大位移值和压头的尖端角度带入压入深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压入接触面积;
步骤七、通过压力数据与位移数据的曲线图获取曲线斜率,并将曲线斜率和压入接触面积带入Oliver-Pharr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压入折合模量;
步骤八、通过压入折合模量和压头的弹性模量,进行冰样的弹性模量转化;通过最大压力值和压入接触面积,计算得出冰样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入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c为压入接触面积,h为移传感器测得的最大位移值,α为压头的尖端角度;
压入折合模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Er为压入折合模量,S为曲线斜率,Ac为压入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模量转化公式为:
其中,Er为压入折合模量,Ei为压头的弹性模量,E为冰样的弹性模量,v为冰样的泊松比,vi为压头的泊松比;
冰样的硬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冰样的硬度,P为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最大压力值,Ac为压入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包括透明操作箱,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操作箱内的硬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
位移检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硬度检测机构上;
用于放置冰样的保温隔热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硬度检测机构的下方,且所述保温隔热机构与所述硬度检测机构的检测端贯通连接;
数据处理终端,其分别与所述硬度检测机构、位移检测机构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拍摄实验过程中冰样接触变化的高速摄像机,其架设在所述透明操作箱内,且所述高速摄像机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检测机构包括:
支撑架,其设置在所述透明操作箱内;
升降位移平台,其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升降位移平台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压力传感器,其顶端通过转接接块与所述升降位移平台连接,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隔热座,其顶端中间位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
压头,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隔热座的底端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压入技术的冰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与所述隔热座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
所述隔热座的底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压头的端部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内,且所述连接筒上还对称的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栓,且各所述螺栓的末端通过螺纹拧动均与所述压头的端部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14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