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除霜系统、空调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2946.9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淋涛;程琦;周进;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1 | 分类号: | F24F11/41;F24F11/84;F24F11/65;F24F11/77;F24F11/86;F24F11/64;F24F11/873;F24F110/10;F24F110/2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除霜 系统 空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模块、除霜模块以及冷媒循环模块,其中,所述蓄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模块中的压缩机电机外围,所述除霜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模块中的翅片换热器周围,所述蓄热模块中的换热管路内的载热剂能吸收所述压缩机电机产生的热量并输送至所述除霜模块,以通过所述除霜模块朝向所述翅片换热器喷洒载热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模块包括蓄热部、换热管路以及蓄热材料,所述蓄热部内形成蓄热腔体,所述换热管路和所述蓄热材料设置于所述蓄热腔体内且所述蓄热材料设置于所述换热管路外,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端能穿出所述蓄热腔体与所述除霜模块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模块包括热交换部和喷淋部,其中,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热交换部相连通,所述喷淋部安装于所述热交换部上且所述喷淋部的喷出口朝向所述翅片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除霜系统还包括储热模块,所述储热模块与置于所述蓄热腔体外的所述换热管路相连通,所述储热模块内的液体与所述换热管路内的载热剂混合后流向所述热交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模块与置于所述蓄热腔体外的所述换热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模块与所述换热管路相连通,且所述储热模块与所述换热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能控制由所述换热管路进入所述储热模块内的载热剂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储热模块相连通,且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储热模块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换热管路内的载热剂能经所述热交换部换热后流入所述储热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储热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储热罐内部的电辅热部,所述储热罐的出液口分别与置于所述蓄热腔体外的所述换热管路和用户侧相连通,所述储热罐的进液口分别与置于所述蓄热腔体外的所述换热管路和所述热交换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之间设置有辅助支路,所述辅助支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所述换热管路内的载热剂经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翅片换热器换热后通过所述辅助支路流回执所述换热管路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方向依次连接油分离器、翅片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壳管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回路,所述压缩机电机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
12.一种蓄热除霜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蓄热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空调的制热模式下,获取风机的实际运行频率;
根据所述实际运行频率与结霜风机运行频率,确定所述蓄热除霜系统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为除霜模式、抑霜模式和除尘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29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模块及其带宽调节电路
- 下一篇: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