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1591.1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文 |
主分类号: | H04L47/72 | 分类号: | H04L47/72;H04L47/70;H04L41/089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陈龙勇 |
地址: | 030013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网络 应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及系统,方法应用于网络收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出网络收发设备的收发能力超出第一用户设定带宽之外的预留带宽;获取针对预留带宽的使用权限信息,根据所述使用权限信息建立与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终端设备用于使用预留带宽进行收发操作,其中,所述使用权限信息包括: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目标带宽、终端设备使用时段优先级以及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来自于第二预设协议。应用本发明,避免了硬件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在向居民提供服务时,通常会根据用户实际使用的带宽进行实际开户数量的确定。例如,运营商接入到A小区的光纤总带宽为10G,每家购买的带宽为100M,为了保证用户的网络体验,理论最大开户数为100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会实时100%利用购买的带宽,因此,总带宽的整体利用率就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同时10G的总带宽的维护成本也是100户家庭很难承担的,进而导致带宽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运营商会将实际开户数设定为400户,每户100M。这样不但增加了总开户数,提高了光纤总带宽的利用率,同时还降低了户均成本,加速了光纤带宽的普及速度。当有的用户购买的带宽为100M,甚至更高,但是用户实际使用不了这个大的带宽时,现有技术中可以将用户购买的带宽的一部分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这种方式本质上是将用户所购买的带宽转卖出去。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光纤总带宽的利用率。
但是,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现有的网络收发设备,如家用路由器的收发能力很容易就突破了500M,但是用户购买的带宽低于路由器的收发能力,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较大的硬件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及系统,以减少硬件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应用于网络收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出网络收发设备的收发能力超出第一用户设定带宽之外的预留带宽,其中,所述预留宽带信息来自于第一预设协议;
获取针对预留带宽的使用权限信息,根据所述使用权限信息建立与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终端设备用于使用预留带宽进行收发操作,其中,所述使用权限信息包括: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目标带宽、终端设备使用时段优先级以及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来自于第二预设协议。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网络收发设备的收发能力超出第一用户设定带宽之外的预留带宽,包括:
获取面向上一级网络节点收发的第一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带宽为网络收发设备物理收发通道的最大带宽;
获取面向下一级网络节点收发的第二带宽,其中,第二带宽为网络收发设备所属第一用户的购买带宽,或者购买带宽的部分带宽;
在第一带宽大于第二带宽时,将第一带宽的一部分作为预留带宽,其中,预留带宽包括: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的差值,以及第一带宽的第一百分比,第二带宽的第二百分比中的一种或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网络的应用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二用户设置的联网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连接预留带宽,其中,所述联网策略包括:同时连接基站与网络收发设备模式,仅连接网络收发设备模式,同时连接卫星与网络收发设备模式,同时连接卫星、基站与网络收发设备模式;
在需要连接预留宽带时,获取预留带宽的使用权限信息,根据所述使用权限信息建立与网络收发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使用预留带宽进行网络通信,其中,预留带宽由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的网络收发设备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文,未经王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1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