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39282.0 | 申请日: | 202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文成;田玉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杨逍 | 
| 地址: | 5240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驱动 高强 高韧难熔高熵 合金 制备 方法 | ||
1.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难熔高熵合金样本,通过数据预处理后建立难熔高熵合金数据集;
S2:通过难熔高熵合金数据集,分别针对合金各目标性能训练多个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模型泛化预测性能,依次筛选确定适合于合金各性能预测的多个基础模型,构成基础模型集;
S3:确定难熔高熵合金优化设计的成分空间;
S4:设置待优化合金各目标性能的高值阈值,利用S2中得到的基础模型分别预测成分空间内合金的各目标性能,基于阈值设定进行合金成分的初步筛选,分别得到模型预测值高于各目标性能阈值的合金集合,然后合并合金集合得到优化难熔高熵合金集;
S5:利用难熔高熵合金初始数据集训练高斯回归模型;对S4所得的优化合金成分集内的候选合金进行各目标性能的预测,获得各性能预测值的分布;确定初始数据集合金性能帕累托前沿面上的合金,计算候选合金预测性能均值点与帕累托前沿面上所有合金性能点Y1、Y2的欧式距离,得到距离最小值L;然后计算出优化合金成分集内各合金的多目标性能期望提升值MOEI;
S6:根据MOEI值高低对优化合金成分集内的候选合金进行排序,筛选确定MOEI最高的难熔高熵合金成分,即为实验选择合金;
S7:制备对应MOEI值最高的难熔高熵合金;
S8:对制备获得的难熔高熵合金进行个目标性能的表征测试,获得多目标性能协同优化的目标合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1中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处理和数据标准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2中基础模型集包括高温强度数据集和室温韧性数据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2中训练多个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模型泛化预测性能具体方法为:利用所述的高温强度数据集和室温韧性数据集,训练包含线性模型、树基模型、核基模型、网络基模型的不同机制基础的共十种机器学习算法,十种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弹性网络回归、线性核支持向量机、核岭回归、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高斯回归、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k近邻和神经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3中成分空间包括Ti、V、Zr、Cr、Nb、Mo、Hf、Ta八种元素,限定合金包含元素4-5种,每种元素在的摩尔含量小于等于35%,大于等于5%,含量变化步长为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4中高值阈值包括高温强度阈值和室温韧性阈值,高温强度阈值的取值范围是600-1000MPa,室温韧性阈值的取值范围是1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强高韧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5中计算公式为其中,PI表示候选合金各性能提升的联合概率,y1和y2分别为候选合金性能1和2的机器学习预测均值,Y1和Y2分别为初始数据集性能帕累托前沿面上合金性能1和2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92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氧化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样品温控装置和样品温控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