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8150.8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林;刘惠娣;蔡祥;梁冬;刘旭峰;文水平;陈健;戎海波;丁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D53/86;B01D53/66;B01J31/02;B01J3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28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水溶性葫芦[7]脲和乳酸锰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的到溶液A;步骤2,往溶液A中滴加高锰酸钾水溶液搅拌反应得到溶液B;步骤3:将溶液B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物;步骤4:将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催化剂。其制备出的催化剂用于臭氧催化分解时,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地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催化分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O3)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的O3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NOx、VOCs等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生成。我国2012年2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O3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二级浓度限值为160μg/m3。作为空气中六大污染物之一,O3污染监测是O3污染预报和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催化分解O3可分为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其中多相催化是指通过固相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催化作用,催化剂活性组份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如MnO2)、贵金属、活性碳、多孔陶瓷、沸石材料等,该类催化剂可以多次使用、避免了二次污染,因而备受青睐。
纳米催化剂因为其尺度小、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将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催化剂的投入量。在催化分解臭氧中,研究最多的纳米催化剂组分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MnO2具有多变的晶型与晶体结构,常见的晶型有α-MnO2、γ-MnO2、β-MnO2和δ-MnO2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锰,其晶型不一样,性能不一样,应用领域也就不同。例如,在催化降解臭氧领域,β-MnO2具有更佳的性能;在甲醛去除领域,δ-MnO2α-MnO2普通非纳米级-MnO2γ-MnO2。
但是日常使用中,纳米MnO2易团聚,导致商业应用的性价比下降。
为了解决纳米MnO2易团聚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201610491962.0公开了一种含磁性铁的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制备成石墨烯,然后将石墨烯、六水合氯化铁分别溶于硫酸锰溶液中,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酸,超声,得到含磁性铁的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材料。
上述专利通过引入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充当高效的载体,提高二氧化锰的使用效率和防止团聚,在作为电极材料时,可以大大减小电极的内阻,使得电子在材料中转移顺畅,大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
但是臭氧催化分解领域使用的纳米MnO2与作为电极材料的MnO2原理不同,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可以防止纳米MnO2产生团聚并且能够提升纳米MnO2臭氧催化分解效率的纳米MnO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催化剂用于臭氧催化分解时,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地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通过水溶性葫芦[7]脲包裹纳米二氧化锰,使得纳米二氧化锰具有水溶性,不易团聚,并且有效提升臭氧催化分解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水溶性葫芦[7]脲和乳酸锰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的到溶液A;
步骤2,往溶液A中滴加高锰酸钾水溶液搅拌反应得到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8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密仪表维修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