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科助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28048.8 | 申请日: | 2022-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爱华;刘琴;温玉梅;胡春霞;赖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鸥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70 | 代理人: | 李凌 |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科 助产 装置 | ||
本发明设计公开了一种产科助产装置,所述的支撑管的前端安装有可使吸引力均匀分布的真空吸盘,支撑管的后方外侧面安装有把手,支撑管的后端连接有连通真空吸盘与负压泵的吸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中部外侧面上滑动安装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可拆装产钳叶片的夹持装置。本发明实现的功能是该装置通过夹持装置与负压真空吸盘的同时使用,提高了医护人员帮助产妇进行分娩的效率,均匀分布的吸孔可避免真空吸盘滑脱而造成的反复吸引,控制阀可控制吸力的大小,避免了真空吸盘滑脱与造成婴儿头皮受损,头部水肿,颅内出血等婴儿头部损伤;产钳叶片能够单独拆装,避免伤害到胎儿面部和头部,夹合时的力可有医师通过产钳把手控制,可很好的掌控夹合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助产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内镜技术、影像学、放射介人等)、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
产妇生产时往往需要人工助产,胎头吸引器是产科经常使用的助产器械。目前,产科使用的传统胎头吸引器,无负压指示,吸力大小不易控制,妇产医师很难掌握负压大小;负压不足,吸引力小,吸头容易滑脱,造成反复吸引,对产妇和婴儿不利;负压过大,吸引力大,容易造成胎儿头皮受损,头部水肿,颅内出血等胎儿头部损伤。普通胎头吸引器,由于吸头几何设计不合理,真空吸盘内的通孔与吸管内腔直接相连,在吸引时,吸力不均匀,对尚未发育完好的胎儿颅骨不正确的几何挤压,造成胎儿颅脑变形、损伤,也时有发生。
而现有的助产装置中如中国专利(CN113274105A)公开了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该装置使用的产钳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相向夹合的,产钳的叶片无法拆开使用,只能同时进入产妇下体胎儿的头部两侧,因为胎儿在产妇体内的位置无法精准确定,所以,此种方式极易伤害到胎儿面部和头部,夹合时的力通过齿轮齿条的影响会不够明显,所以,对夹合力度也不好掌控;且该装置体积过大,影响接产医师的操作,更影响医师的视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产科助产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产科助产装置,包括支撑管、真空吸盘、把手、吸管、基座、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管的前端安装有可使吸引力均匀分布的真空吸盘,支撑管的后方外侧面安装有把手,支撑管的后端连接有连通真空吸盘与负压泵的吸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中部外侧面上滑动安装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可拆装产钳叶片的夹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吸盘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管内部设置有连通真空吸盘与吸管的内腔,支撑管中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孔,吸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基轴,基轴的后方基座上安装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限位磁卡;可将调整好位置的基座定位在支撑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磁卡还包括卡栓、卡帽,卡栓的前端和卡帽是材质为磁性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持装置还包括产钳把手、产钳叶片、限位孔、销栓,产钳把手的前端通过基轴交叉相叠转动安装在基座上,产钳把手、产钳叶片上设置有对应的若干限位孔,产钳叶片通过销栓安装在产钳把手的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产钳叶片的前端上设置有若干小吸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8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