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19930.6 | 申请日: | 2022-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邦;施旭光;翟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E04D15/00;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恒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淋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淋雨机构,所述淋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通过多个连通管分别与多个喷淋头连通,所述淋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蓄水桶,所述蓄水桶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发明中通过增设水泵,可以提供持续泵水能力,将蓄水桶内的水泵入喷淋头进行淋雨试验,降水量、将水面积以及降水时间均可控,能够很高的进行淋雨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屋面淋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
背景技术
坡屋面是指坡度大于等于3%的屋面,而现实生活中建好的坡屋面都需要进行淋雨试验,以此来判断房屋坡屋面的防水排水性能,以及在雨水的影响下,房屋坡屋面是否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现有的房屋坡屋面淋雨试验通常是在自然雨水天气下进行,但阴雨天气属于自然现象,其自然的降雨量以及降雨时间都是不规律的,因此会为淋雨试验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采用人工喷水,由于存在较大的高度差,竖向运水体量大,地面输送距离远等问题也使其无法满足淋雨试验需求。
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屋面淋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淋雨机构,所述淋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通过多个连通管分别与多个喷淋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淋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蓄水桶,所述蓄水桶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泵水管与进水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壁的丝杠,所述丝杠侧壁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底座和调节杆下端并有丝杠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座侧壁并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水桶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桶侧壁固定连接有警报灯,所述液位传感器与警报灯之间通过PLC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水桶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安装框一端贯穿蓄水桶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通过螺纹杆与蓄水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桶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蓄水桶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多个滚槽,多个所述滚槽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滚珠。
优选地,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底座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淋雨机构,通过增设水泵,可以提供持续泵水能力,将蓄水桶内的水泵入喷淋头进行淋雨试验,降水量、将水面积以及降水时间均可控,能够很高的进行淋雨试验;
2、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对喷淋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坡屋面,使用范围更广;
3、通过设置转轴和伺服电机,通过驱动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喷淋头转动,对喷淋头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坡度的坡屋面,并且可以对喷洒面积进行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9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