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8441.9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冯苏明;邵金满;邹明民;尹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1/48;E04G17/18;E04G17/04;E04G17/00;E04B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用吊模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吊模角钢、第二吊模角钢和固定片;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第二吊模角钢间隔地、侧板抵靠降板边沿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其相邻第二吊模角钢的接触底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第二吊模角钢的夹角处,分别与所述第一吊模角钢、第二吊模角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成稳定三角。本发明的所述装置便于控制吊模标高;材料易得,便于现场制作;可以便捷地分段装卸;吊模角钢可根据降板区域的尺寸进行设置,适应异形降板区域的施工。所述装置的施工工序少,焊接工程量小,施工便捷,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用水区域的降板设计是普遍现场。一般卫生间、厨房间以及阳台等位置设计为5cm左右的降板高度差。降板区域的施工通常是采用现有材料(如木方)对存在高低差板面的区域进行吊模后进行浇筑。然而,由于木方密度低易上浮、与混凝土难剥离、强度低易变性,导致吊模标高难以控制、成型效果差、拆模过程中易造成缺棱吊角及吊模模板损坏严重等问题。另外,木方吊模的接缝较大,漏浆较多,降板成型较差,影响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和观感质量。近年来,角钢因其材料易得、不易变形、制作便利,作为吊模材料受到青睐。然而,角钢质量较大,在拆模时费时费力,且难以适应异形降板区域的施工。
因此,开发出一种拆装方便快捷且施工质量高的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利用简单材料制作装置,能有效地避免拆模时缺棱吊角,观感质量差等现象,同时减少了孔洞、漏浆、裂缝等缺陷的产生,施工过程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模角钢、第二吊模角钢和固定片;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第二吊模角钢间隔地、侧板抵靠降板边沿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其相邻第二吊模角钢的接触底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第二吊模角钢的夹角处,分别与所述第一吊模角钢、第二吊模角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成稳定三角。
所述吊模装置采用角钢作为主要材料,便于控制吊模标高;材料易得,便于现场制作;可以便捷地分段装卸;吊模角钢可根据降板区域的尺寸进行设置,适应异形降板区域的施工。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模角钢的底板两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吊模角钢的底板两端设有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与第二吊模角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心到所述第一吊模角钢底板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外螺纹杆中心到所述第二吊模角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吊模角钢侧板与其相邻第二吊模角钢侧板之间的间隙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能很好地填充模板缝隙,且便于拆装,可有效避免缺棱吊角和漏浆等施工缺陷。
优选地,所述固定片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吊模角钢和第二吊模角钢的底板上设有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杆;所述第二外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与第一吊模角钢或第二吊模角钢。
优选地,所述固定片与第一吊模角钢或第二吊模角钢底板的夹角为45~60°。此特征使得经过加固的所述吊模装置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的降板区域用吊模装置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降板边沿的施工放线和吊模角钢的切割加工;
步骤S2、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步骤S1中的放线位置,放置支撑固定所述吊模装置的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8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