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8241.3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草;芮阳;董向群;曾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D5/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支 阻燃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磷源由具有活泼磷氢键的磷酸酯提供,氮源由阻燃性良好的含氮化合物提供;所述磷酸酯的磷元素与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的摩尔比为1~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其特征在于,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
其中,为中的一种;R分别独立的为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含双键活泼单体、含磷阻燃剂单体和有机溶剂I混合,在50~170℃下反应4~8h,经过硅胶色谱法提纯、真空干燥得到含磷A2中间体;
第二步、将含磷A2中间体、B3单体、有机溶剂II和催化剂I混合,在60~130℃下反应4~10h,再经去离子水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含双键活泼单体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2-甲基马来酸酐、5',5-二烯丙基-2,2'-联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磷阻燃剂单体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亚磷酸二甲酯、亚磷酸二乙酯、亚磷酸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I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二氯甲烷、甲苯、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双键活泼单体与含磷阻燃剂单体的摩尔比为1:1~1.2;所述有机溶剂I的用量要确保含双键活泼单体与含磷阻燃剂单体的浓度为1~1.5g/mL。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B3单体为二异丙醇胺、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II为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A2中间体与B3单体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有机溶剂II的用量要确保含磷A2中间体与B3单体的浓度为1~2g/mL;所述催化剂I为碳酸钾、碳酸铯、四丁基溴化铵、三苯基膦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步中催化剂I的用量为含磷A2中间体与B3单体总质量的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应用于太阳能背板涂料,太阳能背板涂料包括100重量份的基体树脂,0~50重量份的填料,7~15重量份的固化剂,2~5重量份的固化促进剂,2~10重量份的助剂,10~40重量份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和100~250重量份的溶剂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氮超支化阻燃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聚氟乙烯(PVF)、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丙酯、2,3-二羟基丙烯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所述填料为钛白粉、消光粉、白炭黑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所述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己内酰胺、二甲基吡唑、甲乙酮肟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所述固化促进剂为1,2-二甲基咪唑、哌嗪、三乙撑二胺、N,N-二甲基环己胺、有机锡类、有机铋类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所述助剂为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分散剂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环己酮、甲乙酮、二甲苯、甲苯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8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