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太阳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17929.X | 申请日: | 2022-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曹越先;郑德旭;杜敏永;彭磊;段连杰;王世震;王辉;吴飒建;焦玉骁;刘吉双;于凤阳;李智鹏;姜箫;周家驹;王立坤;杨琦;王开;孙友名;杨少安;刘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39/15 | 分类号: | H10K39/15;H01L31/075;H01L31/068;H01L31/0224;H01L31/043;H10K30/30;H10K30/83;H10K85/5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思宇;李洪福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电池 | ||
1.一种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太阳电池包括若干叠层太阳电池器件,所述叠层太阳电池器件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电池、隧穿层、顶电池、顶部透明导电薄膜层和金属栅线;
所述金属栅线为交叉栅线或U型栅线;
所述交叉栅线包括交叉布置的两组栅线结构,两组所述栅线结构为一体,每组所述栅线结构包括若干条平行布置的栅线;
所述U型栅线由一条呈U型盘绕的栅线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栅线结构分别为主栅线和辅栅线,所述主栅线和所述辅栅线的材质为金、银或铜,所述主栅线的直径为1~10mm,所述辅栅线的直径为0.05~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栅线结构均包括若干条平行布置的栅线I,所述栅线I的材质为金、银或铜,所述栅线I的直径为0.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栅线盘绕在所述顶部透明导电薄膜层的绝缘衬底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线为所述交叉栅线时,以各个所述主栅线为连接节点,进行所述叠层太阳电池器件间的级联,形成所述叠层太阳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线为所述交叉栅线时,所述交叉栅线包括两组栅线I,两组所述栅线I分别作为负极栅线和正极栅线,所述负极栅线整体延伸至下一叠层太阳电池器件作为正极栅线,所述正极栅线整体延伸至上一叠层电池器件作为负极栅线,使所述叠层太阳电池器件串联形成叠层太阳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线为所述U型栅线时,在所述绝缘衬底区域的所述U型栅线部分与下一叠层太阳电池器件的底电池通过层压搭接的方式结合,使所述叠层太阳电池器件串联形成所述叠层太阳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所述辅栅线和所述U型栅线的制备方法为真空沉积、机械布线或丝网印刷,所述栅线I的制备方法为层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池为n+/p型结构硅电池、p+/n型结构硅电池、p/i/n型结构硅电池或铜铟镓硒电池;
所述顶电池为钙钛矿太阳电池,包括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
所述顶电池包括正式结构和反式结构,所述正式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所述反式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电子传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ZnO、TiO2、SnO2、C60、PCBM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包括小量(<10%)掺杂和表面处理过的所述材料;
所述空穴传输层为NiOx、CuI、CuO、Spiro-MeOTAD、NPB、PTAA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其中包括小量(<10%)掺杂和表面处理过的所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79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介质陶瓷组合物和单板型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高耐候性的无溶剂环氧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