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7103.3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栾波;牟庆平;郭振莲;李新;王文静;郭高华;韩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滨州清津博校企融创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F23G7/06;F23G7/07;B01D53/86;B01D53/83;B01J38/02;B01J3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催化裂化 裂解 再生 烟气 nox 排放 方法 | ||
1.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生催化剂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和第二部分待生催化剂;
S1、将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与空气一起进入还原气体发生器,完成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快速部分烧焦,并将部分烧焦后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及富含CO的烟气输送至流化床再生器的密相床上部;
S2、步骤S1中的部分烧焦后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靠重力均匀落于流化床再生器的密相床上部继续进行再生;
S3、将第二部分待生催化剂直接加入流化床再生器的密相床上部,与步骤S2中的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共同在流化床再生器中进行再生,并产生含有NOx的再生烟气;
S4、步骤S1中富含CO的烟气与步骤S3中流化床再生器中产生的含有NOx的再生烟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CO氧化为CO2同时使NOx还原为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占待生催化剂总量的10%-50%,第二部分待生催化剂占待生催化剂总量的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还原气体发生器为提升管再生器、下行管式再生器、烧焦管式再生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发生器的器顶压力为0.1~0.25MPa,入口温度500℃~600℃,出口温度550℃~670℃,气体表观线速为1.5~8.0m/s,在还原气体发生器内烧掉第一部分待生催化剂中40~80%的碳和90%以上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的压力为0.1~0.25MPa,反应温度在600~780℃;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气体表观线速为0.1~1.5m/s,流化床再生器内稀相段氧含量低于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的反应温度在660~740℃;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稀相段氧含量低于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CO浓度在1.5%~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CO浓度在2%~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需至少控制CO浓度高于NOx浓度15-10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催化裂化/裂解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需至少控制CO浓度高于NOx浓度25-6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滨州清津博校企融创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滨州清津博校企融创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71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废料的环保处理装置
- 下一篇:水闸侧止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