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结温传感器的提前告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0917.4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R31/28;G01K1/02;H01L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爱霞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提前 告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结温传感器的提前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告警系统的温度告警控制器中,所述告警系统还包括结温传感器、被测芯片和告警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结温传感器在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被测芯片的采样温度;所述预设数量为不小于3的整数;
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进行温度处理,得到温度处理结果;
若所述温度处理结果为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保持上升状态,则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对应的采样总时长和采样温度,确定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
若所述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不大于配置的提前告警时长,则生成过热告警信号,以通过告警设备输出所述过热告警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进行温度处理,得到温度处理结果,包括:
在未处于循环状态下,判断初始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是否不小于提前告警初始控制温度;
若是,则检测第二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和第一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的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温差条件;其中,未处于循环状态下所述第一采样周期为所述初始采样周期,第二采样周期为第一采样周期相邻的下一个采样周期;
当所述温度差满足预设温差告警条件时,将所述第二采样周期确定为新的第一采样周期,以及将与所述第二采样周期相邻的下一个采样周期确定为新的第二采样周期,并返回执行步骤:检测第二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和所述第一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的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温差条件,直至检测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中最后相邻两个采样周期对应的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温差条件;
在所述最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对应的温度差满足预设温差告警条件时,得到所述温度处理结果,其表示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保持上升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差不满足预设温差条件时,获取结温传感器在新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被测芯片的采样温度,并返回执行步骤: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进行温度处理;其中,所述新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为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之后相邻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结温传感器在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被测芯片的采样温度,包括:
获取结温传感器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连续采样次数n,以及每次采集的候选采样温度;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将每个采样周期内n个候选采样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相应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对应的采样总时长和采样温度,确定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对应的采样总时长和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对应的目标采样温度差,确定加热系数;
目标采样温度差为最后一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与第一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的差;
基于所述加热系数,以及配置的过热告警温度和最后一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获取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加热系数与预设的过热告警温度和最后一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获取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包括:
基于所述加热系数、配置的过热告警温度和最后一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和时长修正系数,获取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其中,所述时长修正系数与被测芯片的发热功率反相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到达预设过热告警温度所需时长大于配置的提前告警时长,则获取结温传感器在新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被测芯片的采样温度,并返回执行步骤: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温度进行温度处理;其中,所述新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为所述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之后相邻的预设数量个采样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09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文件加解密的数据通信方法、服务端
- 下一篇:一种派瑞林F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