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09823.5 | 申请日: | 202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耿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曾敏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 智能化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智能化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自动输送装置、标准节生产线、检测装置和分拣装置;自动上料装置根据排产指令,将物料转送至上料工位;自动输送装置接收上料工位的物料并输送至标准节生产线;标准节生产线采用一体化加工工艺对物料同步进行端面铣切加工和孔加工,以及对物料进行焊接;检测装置与分拣装置信号连接,检测装置检测物料表面信息并反馈至分拣装置;分拣装置接收物料表面信息并对物料进行分类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少人化作业,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智能化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机械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成为可能,智能化将延伸到机械制造行业的各个工序。标准节作为塔机关键部件,也是塔机需求量最大的部件。现有的标准节加工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标准节通用性加强,因此标准节适合流水线规模化生产,智能化程度将影响着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以缓解现有的标准节加工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标准节智能化生产系统,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自动输送装置、标准节生产线、检测装置和分拣装置;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根据排产指令,将物料转送至上料工位;
所述自动输送装置接收所述上料工位的物料并输送至所述标准节生产线;
所述标准节生产线包括自动加工工位和多个自动焊接工位,所述自动加工工位采用一体化加工工艺对物料同步进行端面铣切加工和孔加工,所述自动焊接工位对物料进行焊接;
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分拣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物料表面信息并反馈至分拣装置;
所述分拣装置接收物料表面信息并对物料进行分类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搬运机构、第二搬运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根据排产指令到达物料存储区并将物料搬运至所述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将物料运送至指定位置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将物料搬运至上料工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检测上料工位的物料信息并与排产指令进行对比,一致则将物料输送至所述自动输送装置,不一致则通过所述分拣装置进行分拣。
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加工工位设置有夹具、两个端面铣动力头和多个刀具,所述夹具自动装夹和卸装物料,所述端面铣动力头对物料端面进行铣切加工,所述刀具对物料进行孔位加工。
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焊接工位包括贴板焊接工位、主肢焊接工位和总成拼焊工位,所述贴板焊接工位设置于所述自动加工工位的上游,所述主肢焊接工位和所述总成拼焊工位依次设置于所述自动加工工位的下游。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标准节生产线,所述第二检测机构通过光学设备提取加工后的物料外廓尺寸并形成模型数据,将数据与规定的数据进行对比,一致则将物料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不一致则通过所述分拣装置进行分拣。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和第三检测区;
所述第一检测区设置于所述贴板焊接工位下游,所述第一检测区检测贴板数量、位置及焊缝是否满足要求,满足则流转至下一道工序,不满足则通过所述分拣装置进行分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9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