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向性声学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8802.1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凌鹏;姜国庆;陈洁玲;赵宗慧;王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林骏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地址: | 51136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向 声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向性声学膜,所述指向性声学膜包括重叠在一起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上加工形成若干个供声波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膜层上加工形成若干个供声波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与其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一侧挠性连接有能够向远离第一膜层方向翻转的膜瓣,所述膜瓣闭合时盖在第二通孔远离第一膜层的一面上。有益效果是:因此本指向性声学膜正反两个方向的通气阻抗不同,实现正向吸声好、反向隔声好,提高整体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声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向性声学膜。
背景技术
车内噪音是汽车的一项关键性能指标,其噪音高低除了受整车发动机等主动噪音控制、整车密闭性等影响,还有一项关键的控制技术就是利用车内声学部件的吸隔声特性来达到对车底噪音的隔断以及车内噪音的吸收,进而降低车内噪声,提高用户乘车体验。
因此车内声学部件的吸隔声特性的优劣尤为重要,而车内声学部件的吸隔声特性主要受其材料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其材料的声学特性进行优化。一般而言,提高材料的重量和厚度,材料的声学表现会更好,也有直接加重、加厚材料去提升产品声学性能的做法。
现有市面上一般是叫透气防水膜,是通过膜孔径的大小设定,实现气体可通过,但水无法通过;但影响声学的主要条件之一是材料的通气阻抗,一般而言阻抗越大,隔声约好,阻抗越小,吸声越好,目前均质材料技术无法在量产状态下做到一种材料两种阻抗;由于材料及产品的吸声和隔声的综合效果影响其最终的降噪效果,所以其吸声和隔声都是我们要关注并使其达到一个平衡值的。
我们对市面上的单向透气膜调达做过测试,均为上述正反都不通气或者是正反都通气但通气阻抗一致,没有正反通气性的差异;这主要是其结构特性导致,其孔洞结构均一,且没有膜遮挡,不具方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单向透气膜的孔洞结构均一、孔洞处没有膜遮挡、不具方向性和通气阻抗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指向性声学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向性声学膜,所述指向性声学膜包括重叠在一起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上加工形成若干个供声波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膜层上加工形成若干个供声波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与其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一侧挠性连接有能够向远离第一膜层方向翻转的膜瓣,所述膜瓣闭合时盖在第二通孔远离第一膜层的一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台型,并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从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向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膜瓣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膜瓣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靠近第二通孔一端的孔口直径。
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正投影为腰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靠近第二通孔一端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膜层和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膜层重叠在一起,并在第二通孔的孔壁一侧设置与其挠性连接的膜瓣,当第一膜层的一方产生声波时,声波促使的空气动能促使膜瓣向远离第一通孔的方向翻转,从而使声波依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传向第二膜层一方;当第二膜层的一方产生声波时,声波促使的空气动能促使膜瓣盖在第二盖在第二通孔远离第一膜层的一面上,声波遇到膜瓣被反射开,阻止声波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传向第一膜层一方;因此本指向性声学膜正反两个方向的通气阻抗不同,实现正向吸声好、反向隔声好,提高整体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指向性声学膜的膜瓣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指向性声学膜的膜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林骏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林骏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8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