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主桨叶共胶接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08123.4 | 申请日: | 202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丽;颜佳瑶;刘启迪;王志刚;任淼;郝钢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3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桨叶 共胶接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主桨叶共胶接成型方法,包括:配套金属零件、复合材料零件的加工、预成型以及表面处理;复合材料蒙皮的数控下料、主承力梁缠绕、主承力梁预成型、D型梁桨叶成型、合模、固化,然后启模、清理,得到成型后的桨叶,并对桨叶进行检查。本发明通过预制上、下翼面主承力梁与桨叶蒙皮、泡沫等零组件二次胶接固化成型,并与前缘大梁及加强梁共同构成D型梁桨叶,获得了相较于传统C型梁复合材料桨叶重量更轻以及抗扭力更好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翼系统复合材料主桨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主桨叶共胶接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主桨叶一般由大梁、蒙皮、内腔填芯块及前缘包片、后缘条、配重等结构元件构成。按大梁剖面型式可以分为C形梁桨叶(如图1)、D形梁桨叶(如图2)。
对C形梁桨叶,C形大梁提供剖面挥舞弯曲总刚度的70-75%、摆振弯曲刚度的30-40%、扭转刚度的20-30%。传统的C形梁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泡沫芯过盈加压。在C形梁的单闭腔内增加加强肋与蒙皮构成D形闭腔抗扭盒,既保留了C形梁承载能力和成形工艺简便的特点,又具有足够的扭转刚度和摆振刚度,多用于中型直升机。C形梁桨叶选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预浸料手工铺覆在模具内。填芯材料为硬质闭孔泡沫。经组装后一次共固化模压成形。热压固化成型过程中,压力从内部施加使桨叶外形严格符合模腔的型面,达到桨叶扭转角、表面粗糙度和桨叶翼型剖面的精度要求。
对D形梁桨叶,D形大梁既可承受旋转离心力、挥舞弯矩和摆振弯矩,又可承扭,扭转刚度大大提高,多用于中型/重型直升机。一般选用高强度、高模量的玻璃纤维单向预浸带制造。
现有技术中,共固化成型技术是C形梁桨叶制造的主流技术,但随着重型直升机研制的需求,虽然C形梁桨叶的成熟度最高,但是重量最大,设计选用D形梁桨叶逐渐取代共固化C形梁桨叶,所以必须设计一种成型D形梁桨叶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主桨叶共胶接成型方法,解决C形梁桨叶不适用于重型直升机大尺寸主桨叶成型工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主桨叶共胶接成型方法,包括:
对桨叶配套的金属零件进行数控机械加工成型,并对加工完成的金属零件进行三坐标检测;对配套的复合材料零件成型;
对成型后的金属零件、复合材料零件进行表面处理;
使用数控下料机对预浸料进行数控下料,得到复合材料蒙皮的料块;
利用玻璃带对主承力梁进行缠绕,采用机电设备自动缠绕,在每圈预设位置设置隔离材料,缠绕完成后将主承力梁铺放在有刻度的平台上进行手工裁剪,以获得主承力梁材料;
在钢制成型模内铺放缠绕好的主承力梁材料,将成型模及主承力梁材料放入固化炉中进行预热,加热到预设温度,恒温第一预设时间;出炉后,利用外形卡板对主承力梁材料进行定位、造型,同时铺放预成型的复合材料零件;利用螺栓对成型模的上、下模拧紧加压,加压第二预设时间后,将桨根部位的上模启模,重新梳理桨根部位的大梁,以使合模间隙满足要求;梳理完成后重新拧紧螺栓加压,控制合模间隙在预设间隙以内;将成型模整体推入固化炉中,加热到预设温度,恒温第一预设时间,出炉;再次拧紧螺栓,保障合模压力;将成型模再次推入固化炉中进行固化;
在成型模的上、下模体表面分别铺覆复合材料蒙皮的料块;在成型模的下模中,依靠成型模前缘定位,放置金属衬套、主承力梁、泡沫填芯块,以保证桨叶重量分布符合理论要求;在下模依据理论填充面积要求铺放玻璃纤维前缘填充大梁,并根据实际调整补充玻璃带束数,使玻璃纤维前缘填充大梁与主承力梁精密配合;放置前缘配重和后缘条;在保持主承力梁高于泡沫填芯块的情况下,糊制真空袋,实施常温压实;
合模、固化,然后启模、清理,得到成型后的桨叶,并对桨叶进行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8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