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4101.0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南洋迪克整装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J9/14;C08L75/04;C08G18/48;C08G18/42;C08G18/36;C08K7/06;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pu 树脂 制备 木材 料及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配方包括:聚醚多元醇YNW‑6001A、聚酯多元醇PS3152、蓖麻油、复合催化剂、阻燃剂TCPP、去离子水、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无机添加物、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和碳纤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55‑65份的聚醚多元醇YNW‑6001A、30‑45份的聚酯多元醇PS3152、1‑2份的蓖麻油、1‑2份的复合催化剂、15‑25份的阻燃剂TCPP、1‑1.5份的去离子水、2‑4份的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1‑2份的无机添加物、40‑80份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和5‑8份的碳纤维;该发明,通过将聚醚多元醇YNW‑6001A、聚酯多元醇PS3152和碳纤维进行复配处理,有利于提高该仿木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了现有对仿木材料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U树脂仿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树木的减少,易危害环境,因此出现了一种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但现有的PU树脂仿木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反应才能得到仿木材料,在等待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因此降低了仿木材料的生产效率,同时制备得到的仿木材料力学性格差,不利于满足现有对仿木材料的力学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配方包括:聚醚多元醇YNW-6001A、聚酯多元醇PS3152、蓖麻油、复合催化剂、阻燃剂TCPP、去离子水、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无机添加物、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和碳纤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55-65份的聚醚多元醇YNW-6001A、30-45份的聚酯多元醇PS3152、1-2份的蓖麻油、1-2份的复合催化剂、15-25份的阻燃剂TCPP、1-1.5份的去离子水、2-4份的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1-2份的无机添加物、40-80份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和5-8份的碳纤维。
优选的,所述复合催化剂是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异辛酸亚锡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无机添加物包括玻纤和炭黑。
采用PU树脂制备的仿木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物料称取;步骤二,分类;步骤三,搅拌;步骤四,混合;步骤五,脱模;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55-65份的聚醚多元醇YNW-6001A、30-45份的聚酯多元醇PS3152、1-2份的蓖麻油、1-2份的复合催化剂、15-25份的阻燃剂TCPP、1-1.5份的去离子水、2-4份的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1-2份的无机添加物、40-80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和5-8份的碳纤维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聚醚多元醇YNW-6001A、聚酯多元醇PS3152、蓖麻油、复合催化剂、阻燃剂TCPP、去离子水、1,1-二氯-1-氟代乙烷,二氯氟乙烷发泡剂、无机添加物和碳纤维分类为组分A,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分类为组分B;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分类得到的组分A放置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当步骤三中的反应釜工作时间完成后,将步骤二中分类得到的组分B放置在反应釜中进行继续搅拌处理,且反应釜的再次工作时间为20-30min,当反应釜的工作时间完成后,即可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南洋迪克整装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南洋迪克整装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4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