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硫电池自支撑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2532.3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娇;胡恒广;闫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8;H01M10/052;H01M4/66;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姚娟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支撑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硫电池自支撑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包括自支撑碳基体(3)、负载于所述自支撑碳基体(3)上的单质硫(2)以及沉积于所述单质硫(2)上的铁基催化剂层(1);
所述自支撑碳基体(3)的厚度为50μm-200μm;
所述单质硫(2)的负载量为1-5mg/cm2;
所述铁基催化剂层(1)的厚度为5nm-20nm,且形成所述铁基催化剂层(1)的催化剂选自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四硫化三铁、八硫化七铁、氮化铁和碳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支撑碳基体(3)的厚度为100μm-150μm;和/或
所述铁基催化剂层(1)的厚度为5nm-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质硫(2)的负载量为1-3mg/cm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铁基催化剂层(1)的催化剂选自四硫化三铁、八硫化七铁、氮化铁和碳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硫电池自支撑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惰性气氛存在下,将自支撑碳基体前驱体进行碳化处理,得到自支撑碳基体;
(2)采用熔融扩散法在所述自支撑碳基体的一侧负载单质硫,得到负载有单质硫的自支撑碳基体I;
(3)采用原子沉积法将反应气和铁源沉积于所述自支撑碳基体I中负载有所述单质硫的一侧后反应,得到铁基催化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自支撑碳基体前驱体选自细菌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多巴胺膜、聚吡咯膜、棉质纤维纸、滤纸、三聚氰胺泡沫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碳化处理的条件包括:碳化温度为600-1200℃,碳化时间为0.5-6h。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熔融扩散法的条件至少包括:温度为150-160℃,时间为15-20h。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原子沉积法的条件各自独立地包括:沉积时间为5-20s,沉积温度为150-200℃;和/或
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气选自硫化氢、氨气、臭氧、氩气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在步骤(3)中,所述铁源为二茂铁。
10.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硫电池自支撑正极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2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