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00084.3 | 申请日: | 2022-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3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霄;陈丰;雷毕运;吕维景;蔡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日出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覃海芬 |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三七 根腐病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选择排水好的地块,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晒土;S2,在最后一次翻耕晒土前,将质量份数为:万寿菊3‑8份、鬼针草0.2‑0.8份、紫茎泽兰2‑5份切碎混合后,获得混合物,混合物按每亩500‑800kg均匀撒在土壤上面,然后将混合物翻耕埋入土壤内10‑15天后种植三七。本发明采用获取成本较低的万寿菊、鬼针草和生物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处理地块后对于三七根腐病致病菌的综合抑菌效果较强,可有效降低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同时也为紫茎泽兰的消除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素有“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其种植与加工已成为云南等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阴湿,农业生产中,其病害尤其是根腐病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选择排水好的地块,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晒土;
S2,在最后一次翻耕晒土前,将质量份数为:万寿菊3-8份、鬼针草0.2-0.8份、紫茎泽兰2-5份切碎混合后,获得混合物,混合物按每亩500-800kg均匀撒在土壤上面,然后将混合物翻耕埋入土壤内10-15天后种植三七。
进一步的,所述的S1步骤中翻耕晒土时,翻耕深度为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S2步骤中,将底肥与混合物一起均匀撒在土壤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七长至株高8-10cm时,在地块土壤上覆盖紫茎泽兰堆渥发酵腐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获取成本较低的万寿菊和生物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处理地块后可有效降低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同时也为紫茎泽兰的消除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实施例的种植实验在云南省文山市马关县完成,开始播种时间为2018年11月,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和2021年8月统计了相关数据,试验时选择了五块临近大小土质相似的地块作为试验田,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5号地块,并按具体的实施方式统计了各个实验田的根腐病发病株数。
实施例1: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选择排水好的地块1号地,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晒土,翻耕深度为15-20cm;
S2,在最后一次翻耕晒土前,将质量份数为:万寿菊3份、鬼针草0.2份、紫茎泽兰2份切碎混合后,获得混合物,混合物按每亩500kg与底肥混合后,均匀撒在土壤上面,然后将混合物与底肥翻耕埋入土壤内10天后播种种植三七5000株。当所述的三七长至株高8-10cm时,在地块土壤上覆盖紫茎泽兰堆渥发酵腐熟物。其余施肥、浇水等按照常规管理进行。
统计1号地块三七的出苗数量和第一年、第二、第三年的根腐病发病植株,统计结束后拔除相应的发病植株并销毁。
实施例二,一种防止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选择排水好的地块2号地,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晒土,翻耕深度为15-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日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日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0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