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2164.9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肖燕军;魏浩源;邓强;袁文浩;董志军;吴芳纯;柯法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亿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6155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33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石灰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结瘤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敲打的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一种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包括有防护筒、第一敲打器、第一压缩弹簧、液体箱和震动撞击机构等;防护筒右部上侧连接有液体箱,防护筒内下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敲打器,第一敲打器与防护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绕在第一敲打器上侧,防护筒与第一敲打器之间设有震动撞击机构。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敲打器与石灰窑结瘤接触,随后人们启动电机,使得第一敲打器上下移动对石灰窑结瘤进行敲打,以此实现了自动敲打的效果,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结瘤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常在窑内用石灰石生成石灰,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热量输入过多,煅烧时间过长,使得熔融状态下的石灰与物料粘连在窑壁上,从而生成了石灰窑结瘤,使得窑体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石灰的生产质量,因此,人们定期会对石灰窑内的瘤块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使用工具手动将结瘤打碎成小块,并掏出,由于结瘤块较多,长时间的敲打容易对人手造成伤害,同时耗费了人力,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清理装置。
我们设计了一种自动敲打的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以达到克服现有的清理方式需要手动敲打耗费人力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敲打的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以克服现有的清理方式需要手动敲打耗费人力的缺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清理石灰窑结瘤的装置,包括有:
防护筒和液体箱,防护筒右部上侧连接有用于盛装制冷剂的液体箱;
第一敲打器,防护筒内下侧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敲打石灰窑结瘤的第一敲打器;
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敲打器与防护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绕在第一敲打器上侧;
震动撞击机构,防护筒与第一敲打器之间设有震动撞击机构,通过启动震动撞击机构带动第一敲打器上下移动;
侧边敲打机构,防护筒上设有侧边敲打机构,通过侧边敲打机构运动对石灰窑结瘤侧边进行敲打,使得石灰窑结瘤更易被敲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震动撞击机构包括有:
电机,防护筒左部上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敲打器的电机;
第一转动架,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与防护筒转动式连接;
第二敲打器,第一敲打器内上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敲打器;
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敲打器与第一敲打器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第一衔接杆,第二敲打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衔接杆,第一转动架与第一衔接杆转动式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侧边敲打机构包括有:
固定架,防护筒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架;
第二转动架,两个固定架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架;
扭力弹簧,前侧的第二转动架与前侧的固定架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后侧的第二转动架与后侧的固定架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绕在第二转动架左侧;
第三敲打器,两个第二转动架下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敲打石灰窑结瘤侧边的第三敲打器;
转动杆,两个第二转动架上侧均连接有转动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铲动石灰窑结瘤的铲边机构,铲边机构包括有:
限位架,防护筒右部下侧连接有限位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2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