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阀活塞式气缸执行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2091.3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尹海滨;万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卓流体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43 | 分类号: | F16K31/143;F16K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活塞 气缸 执行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阀活塞式气缸执行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手动调节器、气动调节器以及支撑架,手动调节器、气动调节器以及支撑架的中心竖向转动连接有转动柱,连接柱下方连接有用于封闭阀体的球体。本发明通过利用气动机构代替了传统的电机驱动机构,使其驱动功率大大降低,同时气动调节机构与手动调节机构并存,使其不仅能够进行气动的开阀与闭阀,而且当遇到断电的情况时,还能够进行手动的开阀或者闭阀,两者在进行闭阀与开阀时互不影响,大大的提高了阀体执行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球阀活塞式气缸执行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调节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控制中,调节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厂的生产取决于流动着的介质正确分配和控制;这些控制无论是能量的交换、压力的降低或者是简单的容器加料;
需要使用到管道进行输送,管道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使用需求然后用到各种各样的阀门进行相应的封闭或连通,其中球阀也较为普遍使用;
现有的球阀在进行开阀或者闭阀时采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机带动进行封闭或者开启,较为单一,两者并不同时具备,同时电机在进行运转时功率较大,而采用人工则较为麻烦,同时当遇到停电的状态时,电机就无法运转,较为麻烦。
因此,亟需对调节阀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阀活塞式气缸执行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利用气动机构代替了传统的电机驱动机构,使其驱动功率大大降低,同时气动调节机构与手动调节机构并存,使其不仅能够进行气动的开阀与闭阀,而且当遇到断电的情况时,还能够进行手动的开阀或者闭阀,两者在进行闭阀与开阀时互不影响,大大的提高了阀体执行机构的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球阀活塞式气缸执行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手动调节器、气动调节器以及支撑架,所述手动调节器、所述气动调节器以及所述支撑架的中心竖向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连接柱下方连接有用于封闭阀体的球体。
优选的,所述手动调节器包括有第一支撑柱、转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端面的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转动机构贯穿至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并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转动盘以及转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两端均卡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贯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突出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转动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外端的上下两侧还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气动调节器包括有支撑盘体、气动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的齿轮,所述支撑盘体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气动伸缩杆连接的气缸以及应急电源,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转动柱进行贯穿的通孔,所述气动伸缩杆伸缩端的内侧面排列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牙。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用于所述气动伸缩杆滑动的电动滑轨,所述支撑盘体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滑轨以及所述应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滑轨与所述应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面通过封盖封闭,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面开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封盖包括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封盖机构以及第二封盖机构,所述第一封盖机构与所述第二封盖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封盖机构包括有连接板以及伸缩板,所述连接板内开设有用于所述伸缩板滑动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端与所述伸缩板内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壁设置有环形块,所述转动柱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块转动连接的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卓流体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肯卓流体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2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