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路基损坏且兼具水土保持的轻薄型树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1423.6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晁成冉;何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10;A01G27/02;A01G29/00;E02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路基 损坏 兼具 水土保持 轻薄 型树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路基损坏且兼具水土保持的轻薄型树池,包括树池主体和填充物,所述树池主体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箱状结构,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树池主体内,所述树池主体靠近道路的一侧为实心结构,非靠近道路的其他侧面为镂空结构。本发明与常用的由花岗岩边框围成的树池相比,树池挡板由于采用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新能更优,挡板厚度更薄,重量更轻,外形更加美观,耐久性更优。树池挡板能延伸至树根底部并包围树根,可抑制树根无序生长,保护行道树旁边的路基,同时能防止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路基损坏。本发明还可以渗水、滤水、储水、排水、循环用水,调节树池存水量,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是一种新型“海绵”树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水土保持、海绵城市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路基损坏且兼具水土保持的轻薄型树池。
背景技术
树池为目前道理两旁常见的绿化设施,主要用于对种植在路边的树木进行围挡。常用的行道树树池多由花岗岩边框围护而成,花岗岩边框厚度约10厘米,高度约15厘米。
现有的树池在长期浇灌用水及雨水冲刷作用下,会造成水土流失,常发生行道树边路面低洼,围挡整齐不一,需要绿化施工人员定期维护,或因绿植根系生长,对路基造成网状裂缝密集的路面损坏,影响行车安全。而且常规树池的花岗岩边框埋深浅,随行道树树根逐年生长,树木根系无序扩张,引起路基损害。并且,花岗岩边框树池后期维护更换工作麻烦,影响市容,也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路基损坏且兼具水土保持的轻薄型树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制路基损坏且兼具水土保持的轻薄型树池,包括树池主体和填充物,所述树池主体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箱状结构,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树池主体内,填充物中设有下肥管和浇灌水管。可确保树木生长需要的养分直达根系,在干旱期从浇灌水管注水,可确保水分能被树木充分利用,减少蒸发散失,节约水资源。所述树池主体靠近道路的一侧为实心结构,非靠近道路的其他侧面为镂空结构。与常用的花岗岩围护形成的树池相比,挡土板延伸至行道树的根部,可遏制树根的无序生长从而破坏路基,也可抑制由水土流失造成的路基损坏。
上述方案中,所述树池主体包括基座和挡土板,所述挡土板通过固定件竖直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四周,所述基座的内部为凹槽状结构,所述基座的外周面设有与挡土板相配合的台阶。挡土板耐久性好,装配式树池基座,挡土板通过干连接组拼形成主体,安拆便利,便于实现树池主体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是一种绿色低碳的产品。设置台阶用于支撑挡土板,基座内部留有凹槽空间,用于控制树池储水量,干旱期为行道树提供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上开设有通孔,用于保持水分均匀滋养植被根系。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挡土板非靠近道路的板面上开设有为通根孔,所述通根孔中,位于板体底部的孔径尺寸大于位于板体顶部的孔径尺寸。
上述方案中,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钢和螺栓,挡土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角钢和螺栓的配合与相邻板体固定在一起。挡土板由四块薄板通过角钢限位件保持直角,通过螺栓连接件进行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树池主体采用含粗骨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挡土板抗弯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仅需3~4cm的厚度就可以承担填土及汽车轮载引起的作用在挡土板的土压力,厚度、重量、材料用量显著减少。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物包括种植土层和透水性填料层,种植土层位于所述树池主体上部,透水性填料层位于所述树池主体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与透水性填料层之间还设有土工布层。可防止种植土流失,也可防止种植土堵塞树池水收集管的孔道。
再进一步的,所述树池主体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透水性填料层的水液收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1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