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1050.2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3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平;林先塔;孙兴权;黄鹤鸣;杨银平;吴志高;许山河;胡兴川;郑武;林瑞南;李卓璘;方璟;邓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20 | 分类号: | C05F17/20;C05F17/10;C05F3/00;C05F11/00;A01B7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腐熟 促进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包括:30‑50份生物炭、10‑30份有机酸钾、5‑15份氮磷肥、4‑20份氨基酸和0.5‑3份展渗剂。以生物炭为基质营造适宜腐熟微生物初期附着、繁殖的微环境,通过生物炭吸附有机酸钾、氮磷肥和氨基酸提供的有机‑无机养分物质,提高微生物降解活性。氨基酸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参与代谢过程,对微生物多样性、数量和功能酶分泌的促进作用优于无机氮源;展渗剂的作用在于浸润生物炭孔隙,有助于养分物质的展着与粘附。该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具有增强保肥效果,可有效优化秸秆畜禽粪便的养分价值,有利于对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副产物,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基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原理,秸秆养分来自土壤最终也应该回归土壤,肥料化利用将秸秆经机械加工或生物消解后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不仅是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向,也是保障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秸秆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养分作用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与腐殖化来释放。由于秸秆的C/N(碳氮比)较高,结构复杂、坚固,表面具有蜡质层,抗分解能力强,接种腐熟菌剂进行堆沤处理可提高有效微生物数量,加速秸秆腐解并浓缩其养分,杀灭秸秆自身携带的病虫害,是秸秆养分科学利用的有效手段。
腐熟剂一般由不同的功能微生物复配而成,菌种来源和适应性各不相同,在秸秆堆料中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与活化才能启动其功能,初始阶段必须添加营养物质以降低原料过高的碳氮比,促进微生物的活化增殖。由于初始阶段存在碳源、氮源和定殖微环境的影响,功能菌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活化增殖,且随着堆料水分不断减少以及土著微生物的拮抗竞争,导致腐解作用大打折扣。在目前的秸秆堆肥处理过程中,一般以添加无机肥料或混合畜禽粪便作为活化腐解功能微生物的手段,硫酸铵、硝酸钙或尿素等无机肥料在堆体高温高湿环境中极易挥发或随水淋失,畜禽粪便来源和养分含量不易把握,导致腐解微生物活性不能稳定、有效发挥。随堆肥腐熟作用的推进,有机质物料在微生物分解下产生的养分通过氨挥发、二氧化碳、硝酸盐淋溶和径流等途径大量损失,同时也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负面作用。
目前相关技术领域对微生物菌剂的活化营养配方和无机保氮剂的关注较多,从构建适宜微生物生长微环境角度出发的创新研究尚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腐熟剂作用效果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以重量份计,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包括:30-50份生物炭、10-30份有机酸钾、5-15份氮磷肥、4-20份氨基酸和0.5-3份展渗剂。
进一步地,上述生物炭选自废弃烤烟秸秆、果木枝条炭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生物炭的粒径为10目-30目。
进一步地,上述有机酸钾选自腐殖酸钾、黄腐酸钾、柠檬酸钾、葡萄糖酸钾和苹果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氮磷肥为氮磷复混肥,优选氮磷复混肥中氮磷摩尔比为2:1,进一步优选氮磷肥为磷酸氢二铵。
进一步地,上述氨基酸包括苏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氨基酸包括质量比为0.5~1.5:0.5~1.5:0.5~1.5:0.5~1.5的苏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上述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包括:30-50份生物炭、10-15份有机酸钾、5-8份氮磷肥、4-12份氨基酸和0.5-2份展渗剂。
进一步地,上述生物炭基腐熟促进剂还包括吸水树脂,优选吸水树脂的重量份为1-8份,进一步优选吸水树脂的重量份为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1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极片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下沉式隐形艺术井盖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