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苯废气催化裂解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9780.9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鹏;葛勇德;储海蓉;江一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B01D53/86;B01D53/72;B01J27/199;B01J3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牛婧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苯 废气 催化 裂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苯废气催化裂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磷钼二钒酸;(2)制备离子催化剂溶液暂存于氮气保护的容器中;(3)取磷钼二钒酸的甲醇‑水混合溶液、离子催化剂溶液与木质素加入至反应釜内,边搅拌边进行升温,保持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取反应液通过旋转蒸发器去除甲醇,再通过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进行干燥剂得到催化裂解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木质素、磷钼二钒酸与离子催化剂进行协同作用,磷钼二钒酸能够有效提升木质素的催化裂解效率,同时离子催化剂在高温焙烧条件下能够将甲苯废气裂解为CO2、H2和CH4,后续可进行回收收集,谈转化率高,同时稳定性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苯废气催化裂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苯作为vocs的代表,主要来源于修建材料、钢铁冶炼、煤油炼制、有机化工和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尤其作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钢铁冶炼行业,在炼焦关键中,煤在阻遏空气条件下干馏会生成大量含甲苯等有机物的气体,其危害性较大,因而研究甲苯污染物的高效治理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急需突破的难题。
工业废气处理中甲苯的传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吸取法、膜分离法、冷凝法、催化燃烧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各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工业中常见的vocs复杂成分,有的vocs可溶于水、酸液或碱液而被吸收去除,如胺类、醇类、羧酸类等,而含有苯环类vocs如甲苯微溶于水、酸或碱液,且化学结构稳定,很难通过单一的技术设备净化。
在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备受社会各方的关注,催生了很多治理vocs的技术,如常用的有活性碳吸附、等离子体、紫外光等技术。但是,这些针对vocs的净化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低,吸附容易达到饱和、寿命短,再生成本高,最终形成危废,如果设备停止运行,由于失去负压,已经吸附的活性炭会脱附释放vocs;其运行还受工作时的湿度、粉尘与温度影响,湿度越大,粉尘越多,吸附效果越差;温度越高(我国夏天气温长期偏高),越不利于吸附。而低温等离子技术,受到废气的水汽、粉尘影响也会降低处理效率。此外,如果采用低能量的等离子体,现所谓的等离子体工艺多采用油烟机除油原理,基本不适用于治理含有苯环类vocs,如果采用大功率等离子体技术也存在弊端,设备昂贵,如等离子体如激发产生电弧,不可避免地产生臭氧、氮氧化物与有机废气部分降解的中间副产物等二次污染物,更严重的是,由于有机废气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的化合物,有机废气处理工程在设计时稍有瑕疵,等离子体工作时的电弧极易造成爆炸事故,天津的爆炸事件已告知众人其安全隐患,这项技术被禁用的时日已不多了。而紫外光解技术的应用时会受粉尘的影响,使辐射能会不断减弱,而185nm波长的紫外线会产生大量臭氧,造成二次污染,而现行的处理办法基本无瞬间反应效果。至于微生物法,对流动态的高浓度甲苯废气,也难做到瞬间反应去除甲苯。至于催化燃烧法,可以净化部分有机废气,但是甲苯是非可燃气体,如采用燃烧法可能会生成二噁英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可见,采用每种治理设备及其组合方式如无对处理进行量化分析,不研究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对于不同排放源的废气也是千差万别,有机废气治理的单一技术已经难以使有机废气的排放达到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苯废气催化裂解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甲苯废气催化裂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偏钒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完成后再加入磷酸氢二钠,冷却后再加入浓硫酸 ,溶液变为深红色后,再加入钼酸钠进行溶解,在强烈搅拌下再加入浓硫酸,再溶液将冷却至室温,采用乙醚进行萃取,取中层液面,将中层液面内的红色的固体物固体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通过真空干燥除水后得到晶体,即为磷钼二钒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9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XIN2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行星齿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