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手机的适配体荧光脑利钠肽检测装置和传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8414.1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6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秦子月;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G01N21/03;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手机 适配体 荧光 脑利钠肽 检测 装置 传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适配体荧光脑利钠肽检测装置和传感方法,该装置包括检测控制机构、荧光快检机构、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适配体荧光传感器采用羧基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做适配体特异性捕获脑利钠肽,获得物质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线性响应关系;检测控制机构接收荧光信号并将光信号经光电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处理后由蓝牙传输至智能手机显示检测结果;荧光快检机构采用智能手机OTG功能连接USB外设接口做直插式供电电源。本发明填补了便携式数字化脑利钠肽荧光检测空白,顺应脑利钠肽快速检测需求,在高灵敏、高效率即时检测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的荧光检测装置和传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测定脑利钠肽在血液中浓度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0,但仍面临着昂贵、复杂、灵敏度低等局限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但灵敏度比较差,精度比较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商业检测平台灵敏度高且检测范围广,但往往成本高,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上述方法都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法,而脑利钠肽在血液中存在多种形式,往往导致交叉反应发生,从而造成对脑利钠肽浓度的高估。
因此,生物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逐渐成为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能够更精准和快速的测定分析物的工具。因此,开发经济快速有效、高灵敏度、选择性好的脑利钠肽检测方法具有较好前景。随着智能手机、生化分析、适配体探针传感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的发展,即时检测也逐步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检测设备因追求快速、便携、高效等优点而发展起来。虽然这些商业化检测平台可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移动医疗保健和个性化医疗服务,但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参差,应用于临床的商业化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0。参考文献:
【1】Dahiya T,Yadav S,Yadav N,et al.Monitoring of BNP cardiac biomarkerwith major emphasis on biosensing methods:A review[J].Sensors International,2021,2:100103.
【2】ashist S K,Luppa P B,Yeo L Y,et al.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Next-Generation Point-of-Care Testing[J].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15,33(11):692-705.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脑利钠肽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对即时检测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供电的脑利钠肽核酸适配体荧光检测装置和传感方法,其采用智能手机直插式供电调控检测,以荧光快检机构为载体,将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和检测控制机构集成化,最终实现脑利钠肽的快速精准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适配体荧光脑利钠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控制机构、荧光快检机构、适配体荧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8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