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废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制备开式齿轮润滑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84598.4 | 申请日: | 2022-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星;李柏亚;杨兵;杨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长寿)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2;C10N30/06;C10N40/04;C10N50/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硫化钼 润滑脂 制备 齿轮 润滑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用废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制备开式齿轮润滑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的废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用基础油搅拌稀释,经离心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得混合物;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石油磺酸钙和聚异丁烯基础油,搅拌均匀;加入功能性添加剂后搅拌均匀。该方法对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该方法制备的润滑剂,具有粘附性好、剪切稳定性好和抗极压高等优点,可作为开式齿轮润滑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制备开式齿轮润滑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和润滑脂是最常见的两种润滑剂。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油状润滑剂,适用于需要较高流动性的润滑;润滑脂则加入了稠化剂,成膏状,润滑脂的成分是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适用于重负荷设备等的润滑。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润滑,润滑脂具有粘附性好、不易流失的特点,能够解决润滑油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润滑领域占据重要的份额。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是由二硫化钼精制物加有抗氧化、防锈蚀等多种添加剂精制而成的二硫化钼极压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锈性能。其最大的优势是极压抗磨性能很突出,主要用于有冲击负荷的重载部位,能有效地防止机械部件的卡咬和烧结。
在机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润滑脂在受到剪切作用和自身原因,会逐渐劣化失效变成废润滑脂,这些废润滑脂生物降解性差,如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与废润滑油回收处理不同,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针对废润滑脂特别是废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的回收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焚烧处理。
开式齿轮具有转动速度慢,齿面啮合压力大,传动中易落入灰尘、屑等外部介质而造成润滑油污染,齿轮易于产生磨料磨损等特点,因此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使用高粘度油、沥青质润滑剂或润滑脂,并在比较低的速度下能有效工作,而开式齿轮润滑剂的抗极压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申请CN103045334A公开了一种开式齿轮润滑脂,包括以下成份:基础油50-90重量份,稠化剂4-10重量份;抗氧化剂1-3重量份;极压抗磨剂1-5重量份;固体抗磨剂1-5重量份;黏附剂(优选沥青)10-20重量份。该文献声称其开式齿轮润滑脂具有成份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优良的润滑性、良好的节油性和较强的极压抗磨性。并且,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能够保持脂状稠度,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该专利技术实际为目前业内比较典型的沥青质润滑脂,其他组分都是润滑脂的常规组分,添加沥青的润滑脂尽管可以提高其粘附性,但沥青的润滑性能差,低温启动性困难,且其造成抗污染能力差,易吸收和保留住脏物,造成齿轮的磨粒磨损,被甩出的润滑剂由于含有沥青很难清理等环保问题。业内已经逐渐放弃沥青质润滑脂。
中国专利申请CN101235338A公开了一种开式齿轮润滑脂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稠化剂2-6%,矿物油20-60%,合成油20-60%,抗氧剂0.3-1%,油溶性抗磨极压剂1-15%,固体添加剂3-20%,防锈剂1-3%。该文献声称所述开式齿轮润滑脂组合物不含溶剂和沥青,对环境无害;解决沥青型开式齿轮油存在污染、低温性能不佳,开式齿轮润滑脂流动性差的问题;具有突出的抗水性、粘附性、抗磨极压性。
该专利技术实际为目前业内比较典型的非沥青质润滑脂,其他组分都是润滑脂的常规组分,不添加沥青的润滑脂尽管在环保上更为有利,但粘附性和流动性均较沥青润滑脂差,其润滑性能和抗极压性能等功能性还不如沥青质润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长寿)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长寿)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4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