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4074.5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新发;崔策;贺石中;李秋秋;冯伟;杨智宏;覃楚东;周娜;孙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5;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钟扬飞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设备 润滑 可靠性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机械设备润滑的各监测指标属性;在机械装备运行过程中,对监测各润滑监测指标属性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监测;根据指标数据计算各润滑监测指标属性的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根据指标数据构建油品理化性能可靠性Copula函数、油品污染可靠性Copula函数以及机械设备磨损可靠性Copula函数;根据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和上述多个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多元Copula可靠性分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确定机械设备润滑的系统综合相对可靠性。可见,该方法能够在不降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避免信息的丢失,从而提升机械设备润滑监测结果的精度,进而实现润滑故障诊断和可靠性分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控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机械装备润滑油品作为机械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用如同人体中的血液,一方面保障了机械装备工作可靠性及平稳性,另一方面也可视为装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载体。在机械装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轻则导致装备故障,重则引发事故,机械装备润滑油品作为润滑介质,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装备状态信息,例如在柴油机系统当中,磨损元素Fe、Cu含量分别表征了曲轴或铜套轴承的磨损程度;碱值表征了其中清净分散剂的含量;闪点表征了机油中是否进入燃油;烟炱表征了其中燃烧产物的含量等。现有方法中,通常会监测机械装备润滑油品的各项参数,然后利用多元投影技术将高维的各项参数投影到低维的特征空间进行降维,然后提取数据特征建立模型描述系统状态。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现有数据降维方法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从而降低机械装备可靠性分析结果的精度,从而无法准确地检测装备故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不降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装备润滑可靠性分析,避免信息的丢失,从而提升机械装备润滑监测结果的精度,准确实现润滑故障诊断和可靠性分析,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润滑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
确定机械设备润滑的各监测指标属性;
在所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监测所述各监测指标属性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各监测指标属性的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
根据所述指标数据构建油品理化性能可靠性Copula函数、油品污染可靠性Copula函数以及机械设备磨损可靠性Copula函数;
根据所述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所述油品理化性能可靠性Copula函数、所述油品污染可靠性Copula函数以及所述机械设备磨损可靠性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多元Copula可靠性分析模型;
根据所述综合多元Copula可靠性分析模型确定所述机械设备润滑的系统综合相对可靠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方法可以优先确定机械装备的各监测指标属性;并在机械装备运行过程中,监测各监测指标属性对应的指标监测数据;然后,再根据指标监测数据计算各监测指标属性的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并根据指标监测数据构建理化性能可靠性Copula函数、污染可靠性Copula函数以及磨损可靠性Copula函数;再后,根据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理化性能可靠性Copula函数、污染可靠性Copula函数以及磨损可靠性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多元Copula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再根据综合多元Copula可靠性分析模型确定机械装备的系统综合相对可靠性。可见,该方法能够在不降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装备润滑可靠性分析,避免信息的丢失,从而提升机械装备润滑监测结果的精度,准确实现润滑故障诊断和可靠性分析,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各监测指标属性的边缘分布联合权重因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4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压反馈式灰槽气力输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深海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