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氧化铝基坩埚向钢液供铝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8005.3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方亮;孙明煜;杨旭;曹国鑫;李南;阚志;付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艺浩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4 | 代理人: | 史艳艳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氧化铝 坩埚 钢液供铝 现象 发生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氧化铝基坩埚向钢液供铝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合金配比向真空感应炉加入原材料,待真空感应炉炉室压力到指定范围后,开始送电;S2、待所有物料溶清后,将钢液温度调至设定温度一;S3、维持钢液温度在设定温度一,为了成分的均匀混合和加快钢液除气,待炉室压力≤5Pa后,进行搅拌;S4、熔炼室充惰性气体指定压强,同时将钢液温度调至设定温度二,在设定温度二下完成浇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钢液温度和熔炼室真空度的方法,实现熔点低于1550℃、铝含量低于0.015%的合金在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不发生钢液增铝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氧化铝基坩埚向钢液供铝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感应炉熔炼工序是实现金属元素在坩埚内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均匀混合、去除杂质元素的过程。为了保证足够的热效率,金属元素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只能在富含氧化铝的耐火材料坩埚内完成,同时为了避免合金元素的烧损和低饱和蒸气压气体的去除,必须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然而,对于合金中铝含量占比≤0.015%的合金,熔炼过程中钢液温度过高,真空度过低,氧化铝坩埚容易发生分解反应和被钢液中的合金元素还原的反应,从而导致钢液发生增铝现象。因此合适的熔炼工艺方法对于避免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钢液增铝现象的发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氧化铝基坩埚向钢液供铝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法,以解决熔点低于1550℃、铝含量低于0.015%的合金在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钢液增铝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氧化铝基坩埚向钢液供铝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合金配比向真空感应炉加入原材料,待真空感应炉炉室压力到指定范围后,开始送电;
S2、待所有物料溶清后,将钢液温度调至设定温度一;
S3、维持钢液温度在设定温度一,为了成分的均匀混合和加快钢液除气,待炉室压力≤5Pa后,进行搅拌;
S4、熔炼室充惰性气体指定压强,同时将钢液温度调至设定温度二,在设定温度二下完成浇钢。
作为优选,所述S1中的指定范围为≤10Pa。
作为优选,所述S2中温度一的范围在合金熔点至155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S3中的搅拌时间为3-30min。
作为优选,所述S3中的搅拌方式为利用感应炉工频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S4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作为优选,所述S4中的指定压强为1000Pa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S4中温度二的范围在熔点至165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钢液温度和熔炼室真空度的方法,实现熔点低于1550℃、铝含量低于0.015%的合金在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不发生钢液增铝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8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