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充剪切增稠液的自适应减振镗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75167.1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李定坤;马晶;韩伟;范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B29/02 | 分类号: | B23B29/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剪切 增稠液 自适应 减振镗杆 | ||
一种填充剪切增稠液的自适应减振镗杆,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动式减振镗刀镗杆调节范围小,调试难度大,且维修维护困难,主动式减振镗刀的镗杆系统复杂,维修维护麻烦,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刀杆、刀头、刀片、n+1个弹簧、n个质量块和填充液体;在所述镗杆的内部,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端开口,所述空腔的开口端与刀头的后端相对密封设置,所述刀头用于装夹刀片;空腔内沿轴向直线排列多个质量块,质量块之间及质量块与空腔前端、后端均用弹簧连接,空腔内填充满剪切增稠液。本发明用于适用于多种工况的减振镗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镗杆的减振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切削加工中,内孔加工占加工总量的33%,进入21世纪后,深孔零件在军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多涉及关系国防与民生的军工、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重大领域。
相比于其它加工方式,采用镗削进行深孔加工具有诸多优势,具体包括:加工尺寸范围大、加工效率高、经济性好、操作简便、易于排屑等。然而现有镗削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即镗杆需要深入零件内部进行悬臂式加工,镗杆的悬伸量大(最大超过15倍径),使镗杆具有弱刚性特征,镗杆在加工中易发生变形并引起杆体振动,振动是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最为关键的因素。
为了提高切削质量,需要对镗杆的振动进行控制,减振的镗杆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式减振镗杆、被动式减振镗杆,其中主动式减振镗杆一般是通过变刚度、变阻尼等复杂结构实现主动减振目的,因此系统复杂。而被动式减振镗杆相对结构简单一些,但现有被动式减振镗杆一旦制作成型后,其能调节的刚度、阻尼范围就被固定下来了,即适合调节的振动范围被确定,调节范围小,调试难度大,且维护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动式减振镗刀镗杆调节范围小,调试难度大,且维修维护困难,主动式减振镗刀的镗杆系统复杂,维修维护麻烦,操作复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填充剪切增稠液的自适应减振镗杆。
本发明所述填充剪切增稠液的自适应减振镗杆,包括刀杆1、刀头2、刀片3、n+1个弹簧4、n个质量块5和填充液体6,n≥4;
在所述镗杆的内部,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端开口,所述空腔的开口端与刀头2的后端相对密封设置,所述刀头2用于装夹刀片3;
空腔内沿轴向直线排列多个质量块5,质量块5之间及质量块5与空腔前端、后端均用弹簧4连接,空腔内填充满剪切增稠液6。
优选地,镗杆空腔径向截面与质量块5径向截面保持一致。
优选地,镗杆空腔径向截面为圆形,质量块5为圆柱体。
优选地,镗杆空腔径向截面为方形,质量块5为立方体。
优选地,n个质量块5形状相同。
优选地,n个质量块5质量沿轴向从空腔前端至后端依次递减10%~25%。
优选地,通过厚度减薄实现质量递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镗杆静止时,各个质量块的重心几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镗杆振动时,通过弹簧将振动传递给质量块5,质量块5产生振动,并对剪切增稠液产生冲击作用,使剪切增稠液内部颗粒间相互接触、碰撞和摩擦,从而耗散掉振动能量。镗杆振动越剧烈,质量块的振动也就越剧烈,对剪切增稠液的冲击越大,剪切速率越大,而剪切增稠液所受到的剪切速率越大时,剪切增稠液的粘度变得越粘稠,质量块受到的阻尼力越大,消耗的振动能量越多,从而实现自适应减振。同时,从空腔前端至后端,质量块质量递减,靠近刀头振动剧烈处,所设计的质量块质量大,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提高了质量块整体的吸振效果。
采用本发明减振镗杆可根据实际加工工况,通过自身结构的特点,自适应调节减振性能,提高加工质量与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