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70335.8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南温暖;康天平;张宝;阎有花;周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00 | 分类号: | F17C11/00;F17C13/04;F17C13/00;F17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徐丽娜;刘春成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储氢瓶 集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包括:两个固态储氢瓶体、提手、第一气管、三通接头和第二气管,其中,所述提手将两个所述固态储氢瓶体连接,所述固态储氢瓶体的气路出口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支管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一个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用氢设备连接。该系统通过提手将装有储氢合金的两个固态储氢瓶体集成固定到一起,储存空间加大。极大的缩短高压氢气管路的长度,提高了高压氢气管路的安全性、稳定性,降低了整套管路成本。利用充氢接头向两个固态储氢瓶体充氢,减少充氢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
背景技术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为实现“双碳”目标,氢气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驱动各种动力总成上。制氢、储氢、运氢成为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氢气储存常用的方式分为:高压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三种方式。其中金属氢化物储氢,因储氢压力低、安全性好、空间小、储氢密度高等优点更多的被大家选用。同时也是未来储氢很好的发展方向。在各种领域得到广大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对单个储氢瓶进行充氢效率低,多个储氢瓶组成瓶组后大部分管路采用300-600mm尼龙软管连接,气密性较差,强度差,稳定性差,对储氢瓶进行更换的效率低下。如何提高更换氢瓶效率和充氢效率成为广大储氢研究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该系统将两个储固态储氢瓶体集成固定到一起,缩短了高压氢气管路,提高了高压氢气管路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充氢效率,降低了整套管路成本,系统管路能够进行快速拆装,提高更换氢瓶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态储氢瓶体、提手、第一气管、三通接头和第二气管,其中,所述提手将两个所述固态储氢瓶体连接,所述提手连接在所述固态储氢瓶体的瓶口端;所述固态储氢瓶体的气路出口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支管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一个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用氢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还包括减压阀、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所述减压阀与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一个所述支管连接,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连接后将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支管连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减压阀具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两个所述进气口在所述减压阀内部连通,所述进气口为高压口,所述出气口为低压口,其中一个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一个支管连通;另一个所述进气口连接充氢接头,充氢接头用来与加氢设备连接,所述充氢接头具有单向阀功能,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固态储氢瓶体内装有储氢合金,所述固态储氢瓶体内的压力为0.7~1.0MPa。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第一气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一气管的长度≤65m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固态储氢瓶体的瓶口端设置有瓶口阀。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瓶口阀通过卡套接头与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固态储氢瓶集成瓶组系统中,所述第二气管的材质为耐高压尼龙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0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交互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