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九支杆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3042.7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相铁武;左洪福;杨健;王赛进;王刚;徐大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全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2;B25J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支杆 并联 机器人 平台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九支杆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和控制方法,该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由动平台、静平台,伸缩支杆、虎克铰组成。静平台作为并联机器人的底座,六个虎克铰两个一组均匀安装在静平台外侧,三个虎克铰安装在静平台内侧,动平台外侧同样安装有六个虎克铰,内侧均匀安装三个虎克铰,九个伸缩支杆底端对应安装在静平台虎克铰上,顶端安装在动平台虎克铰上。内侧三个伸缩支杆安装有推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内侧三个支杆受到的力来控制支杆的伸长或者收缩,从而保证内侧三个支杆能够跟随外部六个支杆的运动。本发明的九支杆并联机器人具有紧凑的机械结构,仍然利用原有的并联机器人控制方法,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并联机器人的负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九支杆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机器人技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目前工业领域中使用的机器人大多为串联机构,串联机器人本身存在诸多缺点,如结构不稳定、承载能力差、精度较低等,与之对应的并联机器人便应运而生。并联机器人中最为典型的是Stewart运动平台,从外形看来,该运动平台通过六个可以伸缩的连接杆将运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连接起来,控制器驱动六个连接杆进行伸缩运动使得动平台达到不同位姿,Stewart平台具有六个自由度,能够完成在空间内任一方向的移动。相对于串联机器人来说,并联机器人具有结构稳定、精度较高、利于控制等优点,基于这些特点,可以将并联机器人应用在对精度、速度和刚度要求比较高并且工作空间较小的场所,例如国防领域上的导弹发射装置、飞行模拟器;在工业领域可以应用于车床加工、工艺焊接、汽车组装等场所。
传统的Stewart并联机器人在动静平台之间只有六个可以自由伸缩的连接杆,通过对于连接杆的控制可以到达三维空间内任意位姿。虽然目前传统的stewart结构的并联机器人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但是大负载也代表着较大的结构。当在工作空间受限,仍需要很大的负载能力时,传统的六支杆stewart机器人就无法适用于该任务。除此以外,当Stewart并联机器人较大负载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负载能力更强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和控制方法,来满足对并联机器人更高负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九支杆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及控制方法,该平台装置和控制方法具有负载能力更强、精度更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九支杆的并联机器人平台装置,所述装置包含动平台、静平台,在所述动平台、静平台之间通过若干可伸缩支杆相连接,所述支杆与动平台、静平台通过虎克铰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杆一部分位于平台外侧,一部分位于平台内侧,在位于平台内侧的支杆上安装有推力传感器,推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支杆电机相连,所述推力传感器控制所述支杆收缩或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静平台作为并联机器人的底座,静平台外侧安装六个静虎克铰,内侧安装三个静虎克铰,相应的,动平台外侧安装六个动虎克铰,内侧安装三个动虎克铰,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静虎克铰和动虎克铰。
进一步的,位于外侧的静虎克铰每两个一组,三组按照圆形均匀分布在静平台外侧,每两组的夹角为120°;位于内侧的静虎克铰的均匀分布在静平台内侧,每两个之间的夹角为120°,静虎克铰和静平台通过螺栓连接;
位于动平台上的动虎克铰与静虎克铰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推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支杆电机相连,控制所述支杆收缩或伸长,首先控制内侧的三个支杆,使得推力传感器维持预设推力值;当控制电路检测到推力传感器的数值减小时,支杆将伸长;当控制电路检测到推力传感器的数值增加时,支杆将缩短;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PI控制器控制内侧的三个支杆的长度,保持每个支杆产生的推力为恒定值。
进一步的,通过给内侧的支杆施加设定的预紧力,降低铰链间隙对于并联机器人位姿精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全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全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3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氨气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