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2-GP1包被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磁珠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562523.6 申请日: 2022-12-07
公开(公告)号: CN115754272A 公开(公告)日: 2023-03-07
发明(设计)人: 丁亚辉;刘功成;谢茜;李忠信;张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31 分类号: G01N33/531;G01N33/543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温可睿
地址: 450016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gp1 包被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尤其涉及β2‑GP1包被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磁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抗β2糖蛋白1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研究了β2‑GP1构像改变以及固相化的最佳条件,通过研究β2‑GP1的最佳变构条件,在不引入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将变构过程和包被过程合二为一,彼此互相支持,存在相互作用。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检测灵敏度。可直接将天然的β2‑GP1抗原变构后稳定的连接至磁微粒上,无需进行透析、分离纯化等复杂的工艺,方便快捷且无损耗,不引入其他物质,减少干扰,减少成本。相对天然和重组抗原,本发明的方法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尤其涉及β2-GP1包被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磁珠与应用。

背景技术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通常为多次不明原因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PS的主要临床表征是动静脉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在许多其他疾病中也普遍存在,因此APS的诊断依赖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y,aPL)的检测。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beta2 glycoprotein 1,aβ2-GP1)是最主要的标志物之一。但是由于其极度异质性,不同厂家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差异,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对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β2糖蛋白1(β2-GP1),又称为载脂蛋白H(Apolipoprotein H,APOH),在人类中由APOH基因编码,定位于染色体17q23-24。它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50kD左右,在血液循环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浓度约为150~300μg/mL。β2-GP1由5个结构域(Domain 1~5)构成,每个结构域为短的重复序列片段(short consensus repeat,SCR),符合补体调节蛋白(complement control protein,CCP)的结构模型,为保守的CCP序列。由Cys-Pro残基进行连接,其Cys残基在cys1-3和cys2-4之间形成二硫键。DomainⅤ额外含有一个二硫键和C端的残基,其带正电荷氨基酸序列(Lys282-Asn-Lys-Glu-Lys-Lys287)为与阴离子磷脂进行结合的主要位点。

在正常人体内(生理状态下)β2-GP1的Domain1与Domain 5相连接,呈现环状闭合状态(O型)。在APS患者体内(病理状态下),β2-GP1带正电荷的Domain 5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呈现出打开状态(J型)。此时,抗原表位暴露,可与抗β2-GP1抗体结合。β2-GP1从闭合状态变构为打开状态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且不同的条件下,变构程度也不一致,如果β2-GP1的构像未完全打开,会影响与一些抗体的结合,导致漏检。

目前抗β2-GP1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荧光酶免疫法(FEIA)和多重微珠免疫法等。这些方法的检测原理均为间接法检测抗体,即固相化的β2-GP1抗原特异性结合样本中的抗β2-GP1抗体,再连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或者吖啶酯标记的动物源抗人IgG/IgM/IgA抗体(标记二抗)。

再次使用清洗液洗去游离物质,加入底物,底物被催化或者直接发光,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吸光或者发光值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影响抗β2-GP1抗体检测的最主要因素是β2-GP1抗原的固相化。

目前有两种包被方式:一、直接将天然或者重组的β2-GP1抗原固相化;二、将天然β2-GP1抗原预处理后(变构后)再进行固相化。

第一种:将天然或者重组的β2-GP1抗原被动吸附到96孔微孔板上或者化学连接到磁微粒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