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收卷机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方法及收卷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9720.2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至昶;王忠良;董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赛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帝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29 | 分类号: | B65H19/29;B65H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213034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卷机 自动 粘接料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收卷机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架,与所述收卷机相对设置;
自动粘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伸缩缸、驱动辊、背纸回收轴和料盘,所述第一伸缩缸均安装在所述总架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缸杆分别与所述驱动辊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背纸回收轴与所述料盘通过齿轮啮合联动或者与所述驱动辊传动连接,所述背纸回收轴和所述料盘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总架上,所述料盘安装有卷状的背纸粘贴纸;
其中,在对收卷机的物料卷进行料头粘接的条件下,所述第一伸缩缸动作以使所述驱动辊靠在所述物料卷上,从所述料盘引出的背纸粘贴纸绕经所述驱动辊,所述背纸粘贴纸的粘贴纸被压至所述物料卷上、背纸继续绕至所述背纸回收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粘接料头装置还包括底座、托辊和两个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缸和过渡杆,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缸筒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缸杆与所述过渡杆的杆身可转动连接,所述过渡杆与所述总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杆的长度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托辊的轴向两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粘接组件还包括引导轮,所述引导轮活动安装在所述总架上,所述引导轮在所述总架上的空间位置可调整,在所述料盘引出的背纸粘贴纸绕经所述驱动辊的条件下,从所述料盘引出的所述背纸粘贴纸先绕经所述引导轮、再绕至所述驱动辊,对于绕经所述驱动辊后的背纸粘贴纸,所述背纸粘贴纸的粘贴纸被压至所述物料卷上、背纸继续绕至所述背纸回收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高于所述驱动辊,所述背纸回收轴和所述引导轮均设置在所述料盘和所述驱动辊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纸回收轴与所述料盘通过齿轮啮合联动的条件下,所述自动粘接组件还包括差速结构,所述差速结构安装在所述料盘与所述背纸回收轴之间的齿轮啮合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收卷机的机座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底座本属于所述收卷机的机座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缸和所述第二伸缩缸均采用气缸的形式。
8.一种用于收卷机的自动粘接料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所述自动粘接料头方法包括:
背纸粘贴纸从所述料盘引出,背纸粘贴纸绕经驱动辊后绕至所述背纸回收轴;
对物料卷切断并形成了料头后,所述第一伸缩缸伸长,将驱动辊抵靠在所述物料卷上,所述背纸粘贴纸的粘贴纸粘贴到所述物料卷的料头上,所述背纸粘贴纸的背纸继续绕至所述背纸回收轴,直至所述粘贴纸将所述料头粘贴固定在所述物料卷的主体上;
在所述料头粘贴固定在所述物料卷的主体之后,所述第一伸缩缸缩回,所述驱动辊离开所述物料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粘接料头装置还包括底座、托辊和两个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缸和过渡杆,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缸筒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缸杆与所述过渡杆的杆身可转动连接,所述过渡杆与所述总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杆的长度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托辊的轴向两端连接;
所述自动粘接料头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对物料卷切断并形成了料头之前,所述第二伸缩缸伸长,直至所述托辊压在所述物料卷的物料上;
在所述料头粘贴固定在所述物料卷的主体之后,所述第二伸缩缸缩回,以使自动粘接料头装置远离所述物料卷。
10.一种收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粘接料头装置,所述自动粘接料头装置的总架和所述收卷机相对固定设置或者相对活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赛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帝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赛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帝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97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穿骨缝合导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