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笼一体化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6013.8 | 申请日: | 202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屋住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C3/20;E04C3/34;E04C5/06;E04C5/16;E04G21/00;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屠语桑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保护层 钢筋 一体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预制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笼一体化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筋通过固定连接(焊接或者捆扎)的方式拼接成与混凝土构件样式匹配的外形,形成钢筋笼;S2,预设母板,在母板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层体,母板1和层体组合成保护层;S3,在层体2上固定连接若干贯穿层体的紧固件;S4,据匹配的构件深化图纸,确定开槽位置及形状;S5,在层体上开设若干第一通槽,若干第一通槽将层体分割成段,层体被分割的段数与待包裹钢筋笼侧面数量匹配,在层体已经开槽一面相对的一面上开设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数量与第一通槽匹配,位置与第一通槽相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预制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笼一体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预制的构件大多数需要将钢筋和混凝土一起预制,但是这种工艺耗时久,并且运输十分不便;
现有技术中有先预制一个钢筋笼的方法再对钢筋笼的四个面分别浇筑,这样方法虽然减少了时间成本的消耗和运输问题,但是四个面分别浇筑时时间成本只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时间消耗并没有得到大幅度减少。
而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需要大量的模板工程,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控制、施工措施费高。另一方面,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工程仅能减少局部模板的使用,现场仍需大量支撑与模板且预制构件质量普遍不高。预制构件重量大,对塔吊等要求高,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笼一体化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预制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笼一体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钢筋通过固定连接(焊接或者捆扎)的方式拼接成与混凝土构件样式匹配的外形,形成钢筋笼;
S2,预设母板,在母板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层体,母板和层体组合成保护层;
S3,在层体上固定连接若干贯穿层体的紧固件;
S4,据匹配的构件深化图纸,确定开槽位置及形状;
S5,在层体2上开设若干第一通槽,若干第一通槽将层体分割成段,层体被分割的段数与待包裹钢筋笼侧面数量匹配,在层体已经开槽一面相对的一面上开设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数量与第一通槽匹配,位置与第一通槽相对;
S6,将层体靠近钢筋笼并固定连接,对母板按照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位置进行折弯,完成对钢筋笼侧面的包围;
S7,将包围后的母板两端固定连接;
S8,将位置相对的两个紧固件之间穿过一根连接杆,并将连接杆与两个紧固件8相互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8的子步骤为在紧固件靠近钢筋笼3的一面固定连接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钢筋笼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的子步骤为在母板预埋在层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层体的厚度相同,且厚度均为15mm~2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保护层5包围钢筋笼3需要折为阳角时;所述第一通槽和形状为第一形状,第二通槽12为第二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保护层包围钢筋笼需要折为阴角时;所述第一通槽形状为第二形状,第二通槽为第一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第二形状为矩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层体的材料为纤维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屋住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屋住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6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