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4513.8 | 申请日: | 202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汇;冯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G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徐莉娟 |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气工程 中的 悬挂 缆线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包括有悬吊盘、收纳盘结构、限位卡框、底架板,悬吊盘的底部与收纳盘结构插接固定,悬吊盘的顶部设置有悬吊杆一,且悬吊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悬吊结构,收纳盘结构包括有外环盘和内环盘,外环盘的内部设置于内环盘,外环盘与内环盘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卡板,内环盘的中间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位于外环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垫块,垫块的顶端垂直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弯折的环形钩,限位卡框的底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底架板相连接,位于底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线缆固定结构一。本发明可以调整不同的角度,适用于非直线地段对缆线悬吊,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设备使用过程中,通常由各种电缆进行通电以及通讯,而电缆通常由导电线芯、绝缘层、密封护套、保护覆盖层四部分组成,电缆可以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电缆种类多样,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等。在实际生活中,电缆常常需要在户外架设,户外架设时,通常使用悬挂式电缆夹,将电缆捆绑在其它已经架设好的路线上,以减少电缆架设成本,提高架设效率。
现有的悬挂式缆线夹持结构,不便于灵活的调整较多,多数采用固定式进行悬挂和夹持固定,一些曲线地段并不适宜,安装过程中会导致一些缆线出现弯折,影响线缆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悬挂式缆线夹持结构,不便于灵活的调整较多,多数采用固定式进行悬挂和夹持固定,一些曲线地段并不适宜,安装过程中会导致一些缆线出现弯折,影响线缆的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悬挂式缆线夹持装置,包括有悬吊盘、收纳盘结构、限位卡框、底架板,所述悬吊盘的底部与收纳盘结构插接固定,所述悬吊盘的顶部设置有悬吊杆一,且悬吊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悬吊结构,所述收纳盘结构包括有外环盘和内环盘,所述外环盘的内部设置于内环盘,所述外环盘与内环盘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卡板,所述内环盘的中间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位于所述外环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垂直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弯折的环形钩,所述限位卡框的底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底架板相连接,位于所述底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线缆固定结构一,位于所述底架板的顶端等距且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线缆固定结构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线缆固定结构一包括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收纳盒,位于所述收纳盒的中间开设有柱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的夹片,所述夹片的外端连接有调节杆,且收纳盒的外壁边角处均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线缆固定结构二包括有支杆,位于所述支杆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弹性的弹片,所述弹片呈半圆环形状,两个所述弹片形成圆环状,且顶端设置有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限位卡框呈长方体,且限位卡框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外环盘相对应的收纳腔,且收纳盘结构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一导杆,所述导杆插入至收纳腔的中心处,所述收纳盘结构与限位卡框转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限位卡框的顶部边角处均设置有铸块,所述铸块的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凸杆,位于所述凸杆的外壁上连接有条形杆,所述条形杆的内端设置有长方体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杆,所述外环盘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对应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悬吊结构包括有两个框板,且框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压板,位于所述压板的外端设置有柱条板,所述柱条板的顶端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通过插接固定且整体形成柱状的吊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4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式机器人单腿性能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户外美术教学用学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