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0438.8 | 申请日: | 202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冯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晶飞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02;H01F27/30;H01F27/29;H01F27/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安琳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控制器 变压器 电感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孔、接线柱、金属线圈、电感主体、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二号变压器安装框、连接杆、底座和脚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内连接有金属线圈,所述金属线圈经过限位卡槽缠绕在电感主体上,所述电感主体上安装有一号变压器安装框,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上连接有二号变压器安装框,所述二号变压器安装框上安装有铜箔条,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内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自适应夹片内,所述自适应夹片上设置有凸起。本发明通过在电感主体内设置自适应夹片,使得直径的公差在0‑2毫米的范围内均能被顺利安装,解决安装失败,次品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电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被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大量的上市之后,随着而来的就是对控制器的性能提高要求,控制器内往往安装有变压器,变压器与电感是固定搭配,要提高控制器的性能,则要提高变压器和电感的使用性能,常见的变压器和电感的问题是电感内使用的是环氧树脂片,不易为连接杆和变压器安装,容易出现安装失败,残次品多,同时,变压器在使用时的温度大概是在40°左右,容易对控制器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等精密零件造成温度过高的损耗。
现有的变压器电感的安装不顺利,以及变压器在使用时的温度过高,例如申请号为201410221177.4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电感变压器,在使用中温度过高,同时安装容易因为误差大而安装失败。
因此,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以解决技术中变压器电感的安装不顺利,容易出现偏差安装失败,以及使用时的温度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内变压器电感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孔、接线柱、金属线圈、电感主体、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二号变压器安装框、连接杆、底座和脚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内连接有金属线圈,所述金属线圈经过限位卡槽缠绕在电感主体上,所述电感主体上安装有一号变压器安装框,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上连接有二号变压器安装框,所述二号变压器安装框上安装有铜箔条,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内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自适应夹片内,所述自适应夹片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自适应夹片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电感主体上,所述电感主体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三角形夹片和脚头。
优选的,所述金属线圈均匀的缠绕在每一个电感主体上,所述电感主体为圆环形,且所述金属线圈的端部均被限位卡槽固定,并且其限位卡槽在底座上也设置有。
优选的,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与二号变压器安装框固定连接,且其端部的形状都相同,并且其端面形状为“K”形,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的长度是二号变压器安装框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铜箔条在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与二号变压器安装框上均设置有,且所述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与二号变压器安装框上均开设有体积与铜箔条相适应的条形槽,并且其条形槽开设在一号变压器安装框与二号变压器安装框的底面和顶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依次贯穿多个自适应夹片,多个自适应夹片安装在多个电感主体内,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一号变压器安装框和二号变压器安装框的总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夹片为矩形内开设有弧形通孔的形状,且其弧形通孔的直径公差范围在0-2h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三角形,且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分别设置在自适应夹片的四个转角处,并且所述自适应夹片与凸起的材料都形同,均为环氧树脂材料。
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在电感主体的中间处,且其厚度与自适应夹片的厚度相适应,并且所述滑槽长度与电感主体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晶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晶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