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0210.9 | 申请日: | 202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顶;王志;夏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鼎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H01M50/517;H01M50/57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马垚 |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即插式 连接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底壁开设有串联端口,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有两个串联导柱,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一端均固定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套,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外表面分别与绝缘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该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通过设置有固定块以及外环,进而可以将连接线固定牢固,避免连接线与蓄电池的连接因腐蚀介质的腐蚀导致连接松动,而且方便工作人员更换老化或者腐蚀的连接线,降低了工作人员连接蓄电池的工作强度,使得工作人员生产蓄电池组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蓄电池也叫化学电池,可以将存储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蓄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的应用较为广泛,一般是通过将多个蓄电池串联,形成蓄电池组,从而使得其电能的容量增大,蓄电池的串联是通过连接线或铜排,将螺栓从连接线或铜排的两端预留孔穿过与蓄电池端柱上的螺纹孔相连,并最终实现蓄电池的串联,或者是利用弹簧压缩伸张或磁吸作用,实现连接接线端子与端柱上的螺纹孔相接触,从而实现蓄电池的串联。
例如公开号CN206595520U指出,利用弹簧压缩伸张或磁吸作用串联邻蓄电池,但弹簧锁扣或者磁吸锁扣的连接线使用寿命短,且弹簧以及磁吸锁扣更换不便,若是通过连接线或铜排串联相邻蓄电池,会使得人工连接的劳动强度高,而且导致蓄电池组的生产效率低,化成和使用期间各类腐蚀介质对蓄电池端柱和连接线接线端子的腐蚀严重,蓄电池与连接线间连接内阻大且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差,故而提出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具备方便连接且方便更换连接线的优点,解决了弹簧锁扣或者磁吸锁扣的连接线使用寿命短,且弹簧以及磁吸锁扣更换不便,连接线或铜排串联相邻蓄电池,会使得人工连接的劳动强度高,而且导致蓄电池组的生产效率低,化成和使用期间各类腐蚀介质对蓄电池端柱和连接线接线端子的腐蚀严重,蓄电池与连接线间连接内阻大且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即插式连接线,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底壁开设有串联端口,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线;
所述连接线包括有两个串联导柱,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一端均固定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套,两个所述串联导柱的外表面分别与绝缘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均开设有方槽,两个所述方槽的内腔相对一侧壁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环的内部,两个所述矩形槽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均转动安装有短杆,两个所述短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所述矩形槽的内顶壁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圆槽的内顶壁均转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矩形槽内部的直杆,两个所述直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与蜗轮外表面相啮合的蜗杆,两个所述直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环。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两个外环,两个所述外环分别套接于两个连接环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外环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摩擦条,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外环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两个驱动环外表面相啮合的齿环。
所述蓄电池与连接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于两个蓄电池的顶部,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鼎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鼎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