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状超级电容器及其两电极一步法电沉积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0145.X | 申请日: | 202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毅;许仕林;翟星星;陈倩;余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11/84 | 分类号: | H01G11/84;H01G11/68;H01G11/58;H01G11/80;H01G11/4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张进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超级 电容器 及其 电极 一步法 沉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纱线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静电纺丝用纺丝液的制备:
将热塑性聚氨酯(TPU)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热塑性聚氨酯的质量分数为15-25%,室温搅拌12 h以上,得到热塑性聚氨酯纺丝液;
(2)导电碳丝的亲水处理:
在特氟龙内衬的高压釜内,将导电碳丝置于5-10 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温度为90℃-150℃、水热时间为60-180 min;
处理后的导电碳丝用乙醇清洗后,在pH 8-9的条件下在特氟龙内衬的高压釜中进行深度清洗,深度清洗的温度为100℃-250℃,时间为60-180min,然后在70℃烘箱中干燥过夜;
(3)TPU纳米纤维/导电碳丝纱线的制备:
以步骤(2)得到的导电碳丝作为基底,采用步骤(1)制得的热塑性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TPU纳米纤维/导电碳丝纱线,该纱线中导电碳丝与TPU纳米纤维的重量比为5:1-2;
(4)纱线状超级电容器制备
将两根5-20 cm相同长度的TPU纳米纤维/导电碳丝纱线以及一根锌线平行塞入PTFE管中,通过注射泵将含有锰元素的电解液浇筑入PTFE管内,采用计时电流法电沉积工艺原位合成负载在导电碳丝表面的MnO2活性材料,计时电流法的电压选择为1.8-2.5V,电沉积时间为300-6000 s;
反应结束后将锌丝抽出,补充电解液,并用胶水将PTFE管口封住,得到密封的纱线状超级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塑性聚氨酯分子量为10000~5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导电碳丝规格为1K、3K、12K、24K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供弱碱条件的物质为尿素、碳酸钠、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0.01-0.1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静电纺丝设置的参数为:针尖与收集器中轴线的夹角为60°±5°,针头与收集器的距离为6~8 cm,注射泵以0.7~0.8mL/h的速度推进纺丝液,纺丝过程中以12-17 KV直流高压电,漏斗型收集器转速80-120rpm、卷绕装置速度0.06~0.08 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电解液制备流程为:将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电解液;电解质为硫酸锰(MnSO4)以及硫酸锌(ZnSO4)、氯化锂(LiCl)、硫酸(H2SO4)或氢氧化钾(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电解质中硫酸锰的浓度为0.1-2 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PTFE管直径为0.5-10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锌丝的直径为0.3-2 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计时电流法的电压选择为2.2V,电沉积时间为600-1200 s。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纱线状超级电容器,该储能器件包括导电碳丝集流体、纳米纤维层、活性物质、电解质和封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1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