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音频微服务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49976.5 | 申请日: | 202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25/27 | 分类号: | G10L25/27;H04L9/32;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任宗华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音频 微服 通信 方法 系统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音频微服务通信方法,包括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音频微服务识别加载模块、音频微服务会话控制器、音频微服务会话浏览器、音频微服务适配器和若干音频微服务;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和管理各音频微服务生命周期,包括激活状态和音频焦点状态;音频微服务识别加载模块,用于识别各音频微服务在清单文件中定义的意图过滤器;音频微服务会话控制器,用于对外部调用者提供音频播放控制功能;音频微服务会话浏览器,用于对外部调用者提供音频数据浏览功能;音频微服务适配器,用于对各种音频应用开发提供适配开发的模版;音频微服务,提供音频微服务适配器对应的接口。本发明融合并集成多种音频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音频整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音频微服务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智能化发展以及版权意识的逐渐增加,车辆上提供的娱乐音频服务例如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电台,QQ音乐,K狗等音频应用日益增多,且各应用持有不同的音频版权资源。因此,车主更希望一款车载音频应用融合市面主流的音频资源,在技术层面资源融合整合,快速集成上下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车载应用之间(如语音,导航,场景模式等)通信范围也越来越紧密,以便达到良好的车载娱乐体验。
现在市面问题:车载系统大多采用一家独大的方式,集成一套娱乐应用方案,享用一家的音频资源,如果需要使用其他的音频资源,为保证车载安全一般不允许随意的安装应用程序,那么基本上借助于手机和车载的连接,蓝牙音乐,AndroidAuto,Car Play等方式,这种方式给用户体验是车载系统能力缺失且割裂的。并且对于手机的依赖很高,并不符合未来车联网发展提供用户第三空间的理念。
如果因为合作关系的解除,对于市面发布的车载系统的音频应用容易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只能通过升级的方式来解决,并且升级包大无法差分升级,面临升级后的很多不稳定的问题,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音频微服务通信方法,包括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音频微服务识别加载模块、音频微服务会话控制器、音频微服务会话浏览器、音频微服务适配器和若干音频微服务;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和管理各音频微服务生命周期,包括激活状态和音频焦点状态;音频微服务识别加载模块,用于识别各音频微服务在清单文件中定义的意图过滤器;音频微服务会话控制器,用于对外部调用者提供音频播放控制功能;音频微服务会话浏览器,用于对外部调用者提供音频数据浏览功能;音频微服务适配器,用于对各种音频应用开发提供适配开发的模版;音频微服务,提供音频微服务适配器对应的接口。
音频微服务至少包括第一音频微服务和第二音频微服务;音频微服务会话浏览器将当前所有微服务的音源数据提供给外部调用者;外部调用者通过第一音频微服务抢占音频焦点,发起播放,将第一音频微服务的播放状态、音频信息、播放列表信息反馈给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接收到音源切换的信号时,第一音频微服务释放焦点,第二音频微服务抢占焦点,调用第二音频微服务进行播放,将第二音频微服务的播放状态、音频信息、播放列表信息反馈给音频微服务会话管理模块。
通过设置若干音频微服务,每一音频微服务可以对应一外部调用者提供的音频音源,使各音源可以整合在一起,通过切换音频微服务的方式来切换音源。
进一步的,还设有音频微服务的识别校验,包括音频微服务配置清单模块和音频微服务加载安全认证模块,音频微服务配置清单,用于记录微服务平台各可以使用的音频微服务名单;音频微服务加载安全认证模块,用于各音频微服务对微服务平台进行认证。通过音频微服务和微服务平台的双向认证,可以保证用户车辆不被外来程序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9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