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45938.2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1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良;陈巧玲;金诚;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金啸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吸收光谱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吸收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搭载有微流控芯片的PCB板;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上层芯片、中层芯片和下层芯片;所述中层芯片上开设有中层圆孔与下层芯片的葫芦状腔体的前腔垂直贯通;所述葫芦状腔体的后腔还与下层圆腔水平连通;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层芯片的另一侧装载有小板;其中所述小PCB板与PCB板从两侧夹持固定微流控芯片,以及所述小PCB板上分别设有光谱传感器正对葫芦状腔体的后腔和光敏电阻传感器正对下层圆腔;通过改进光谱传感器所检测样品血液腔室的结构,从而可在保证光谱传感器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降低流体的需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收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对液体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基于光谱的不同波段的吸光度差别,分析数据得到进一步的结论,在现有液体分析技术中越加追求液体检测量的微量化。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微流体的运动通常需要外加一个动力源来推动流体。比较大型的比如注射泵能够很好的控制流体的移动达到微升级别的控制,但是使用该方法首先得保证有足够多的液体存放在注射器中然后通过推动注射器中的液体进行检测;如果参与反应的液体只有几十微升级别则不适用于该方法。其他的一些小型外源动力泵比如压电泵,蠕动泵可以通过推动液体或者气体来提供动力,也可以达到每分钟微升级别的液体控制。但是即便每次输入相同的动力参数,如果芯片中的液体阻力不同的话,液体被推动的距离也不相同,为了保证光谱传感器能够对足够量的液体进行吸收光谱检测,仍需较大量的液体以避免阻力误差。
因此微量液体的吸收光谱法检测仍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若光谱传感器采集的液体量过少会极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吸收光谱法无法对流动阻力不可控的微量液体精准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包括:搭载有微流控芯片的PCB板;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上层芯片、中层芯片和下层芯片;所述中层芯片上开设有中层圆孔与下层芯片的葫芦状腔体的前腔垂直贯通;所述葫芦状腔体的后腔还与下层圆腔水平连通;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层芯片的另一侧装载有小板;其中所述小PCB板与PCB板从两侧夹持固定微流控芯片,以及所述小PCB板上分别设有光谱传感器正对葫芦状腔体的后腔和光敏电阻传感器正对下层圆腔。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待检测液体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液体;步骤S2,启动压力泵推动预处理液体,待光敏电阻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变化后停止压力泵;步骤S3,启动光谱传感器对预处理液体进行吸收光谱法检测;步骤S4,启动压力泵,推动并排出预处理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吸收光谱法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改进光谱传感器所检测样品液体腔室的结构,利用光敏电阻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变化对动力泵进行实时反馈,对于不同粘度和阻力的液体都可以实现几十微升级的精准微量流体控制,从而可在保证光谱传感器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降低流体的需求量,有效解决了吸收光谱法无法对微量液体进行精准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先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