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5263.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吴宁;肖静;韩帅;陈卫东;郭小璇;卢健斌;阮诗雅;龚文兰;吴晓锐;姚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50/06;G06F113/04;G06F119/10;G06F119/1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裴康明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充电 安全隐患 在线 模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用于构建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充电电气隐患模拟模块;用于对充电电气隐患模拟模块进行参数拟合和参数整定的参数拟合及整定模块;用于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气安全隐患在线模拟的充电隐患全过程模拟输出模块。本发明构建实现多维充电电气安全隐患的时域、频域特性演变全过程的动态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模型,能够正确模拟不同因素影响下充电电气隐患动态时、频域多维特性演变全过程,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内电气隐患演变全过程的在线模拟,从而通过揭示不同应用场景和系统结构条件下电气隐患特性变化机理,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自行车充电负荷大量接入配电网,电力电子化充电设备大幅增多,充电电流由于没有过零点,很难自动熄灭并且燃弧温度高,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到此类电气安全隐患,则会造成电动自行车的损坏以及人员安全的问题。
充电系统的内在组成使其容易出现接线松动、设备老化以及绝缘损坏的问题,即充电系统中多个位置都可能出现隐患,导致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气安全隐患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隐患发生的频率更高。充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电气安全隐患引发的用电安全问题危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随着电动自行车充电数量不断提高、接线形式日益复杂,导致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增加。因此,及时检测电气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与广泛开展的交流电气安全隐患研究相比,直流电气安全隐患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缺乏能够实现多维电气安全隐患特性演变全过程表达功能的动态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电气安全隐患模型,限制了电气安全隐患检测算法的开发,也不利于深入研究不同应用场景和系统结构条件下电气安全隐患特性变化机理,以及高性能充电系统电气安全隐患检测装置的研制。
现有技术中,常用噪声模拟方法主要有PK加权、滤波器法、RBJ的零极点滤波器法以及Voss算法。PK加权和滤波器法是目前性能最佳的方法,但是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十分复杂;RBJ的零极点滤波器法的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复杂,且拟合效果差;Voss算法虽然计算量少、过程简单,但是实现性能极差,与理想噪声存在极大的偏差;同时,噪声以往在用于仿真某一时段的隐患充电电流频谱分布时,无法清晰描绘频谱随着时间变化的波动。
为此,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和系统,通过在充电伏安曲线模型中引入时间因素变量,基于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向充电电气隐患噪声模型中引入时间因素变量,构建实现多维充电电气安全隐患的时域、频域特性演变全过程的动态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模型,实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内电气隐患演变全过程的在线模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在线模拟方法,包括一下步骤:用于构建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充电电气隐患模拟模块;用于对充电电气隐患模拟模块进行参数拟合和参数整定的参数拟合及整定模块;用于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气安全隐患在线模拟的充电隐患全过程模拟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气隐患模拟模块包括位于相应充电系统的充电器输出端的受控电流源组成充电伏安曲线模型和充电电气隐患噪声模型;建立Y表达式Y:
Y(t)=X(t)+Z(t),
式中,X为充电伏安曲线模型;Z为充电电气隐患噪声模型。
优选的,通过所述Y表达式模拟出以下特性,包括:
特性一为充电电气隐患静态时域特性的模拟,将所述Z设置为零、Y表达式的时间t设为单点时刻,A不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