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资产管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43614.5 | 申请日: | 2022-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陈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8;G06Q40/04;G06F16/23;G06F16/2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信息 安全 资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资产管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身份验证模块、权限获取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以及同步管理模块;用于对虚拟数字资产的同一监管和评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资产管理方法,区别不仅在于对于数字资产的管理,其管理的方式及方向也更加适合普通用户的使用,具有更加广泛的用户推广面,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对数字资产管理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资产管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资产的定义相较于过去被增加了一个更大的定义范围,即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虚拟数字资产,以内容及类型来看,如今虚拟数字资产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其为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但在网络中分散式存在的数字资产也为用户对自身资产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难以通过实体形式存在的数字资产,用户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其拥有状态以及价值的变化,导致很多数字资产被用户遗忘,而现有技术中的资产管理方法也更多的适用于实体资产及大型企业团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资产管控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资产管控系统,包含: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象的身份认证信息,基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建立用户对象的数字资产管控账户,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用于数字资产的信息获取、资产管理展示及资产管理控制,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基于用户对象的终端设备进行信息数据的同步与存储;
权限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进行数据获取权限的赋予,通过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建立多个数据同步链接,所述数据同步链接用于指向包含本地数字资产的软件地址,用于通过所述软件地址获取相对应的数字资产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生成多组数字资产信息,获取与所述数字资产信息相对应的数字资产类型及评估关键词,基于所述数字资产类型及评估关键词进行价值信息的检索并进行资产价值评估,所述数字资产类型用于表征所述数字资产的价值判断类型;
同步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对所述数字资产信息及相对应的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并实时同步更新,通过数据可视化程序对数字资产信息及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并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字资产类型包括:
本体价值型数字资产,用于表征数字资产本体具有额定价值,且额定价值随市场环境变化;
本体获利型数字资产,用于表征数字资产本体可通过其所在数字平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持续的产生价值以获取等同于货币的数字货币资产;
内容交易型数字资产,用于表征账户类型的数字资产,其价值由其账户内的物品集合所决定,因此其价值随着账户内的物品变化及账户内物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评估关键词用于表征所述数字资产信息对应的资产内容,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价值评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评估关键词进行网络市场的检索,获取相对应数字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记录,并对多组所述市场价值记录进行统计,基于数学期望生成所述数字资产的价值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数字资产信息均通过终端设备本地进行获取与存储,还包括数据协同模块:
所述数据协同模块,用于当设有同一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的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局域通信网络时,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通过所述局域通信网络建立多个所述终端设备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进行多个所述数字资产管控账户间的信息数据的转发与同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还包括资产信息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皖信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3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