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2918.X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谢珉;乐小龙;张毅;刘洪亮;吴志华;张孝奕;蔡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H7/06 | 分类号: | H02H7/06;H02J9/08;H02J9/0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故障 处理 装置 船舶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及船舶,其中,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应用于船舶,该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诊断单元和切换单元;船舶包括:发电装置、电动装置和配电板;发电装置包括奇数个发电机;奇数个发电机、电动装置分别与配电板连接;诊断单元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切换单元和配电板连接;切换单元与配电板连接;该切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诊断单元发送的故障通知时,断开供电故障的发电机,并切换至其他发电机进行供电。可以减少发电机的配置,通过上述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对奇数个发电机进行供电切换,降低了船舶建造成本及机舱空间,并提高电站了能效,可实现以最佳电站容量满足推进系统的冗余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工程船及LNG加注船等考虑作业安全或任务需求,将电力推进及其供配电系统进行冗余设计。现有的冗余设计,一般配置两套主推进装置,供电发电机配置偶数台,通过分段母排分别供电至主推进装置。该种设计既要求发电机总功率应能平均分配至每段母排,且每段母排上发电机的总功率应大于单台主推进装置。
因此,现有技术方案为满足在发生最大单点故障时仍能维持部分定位能力或50%总推进功率,因此一般配置偶数台发电机从而平均挂在两段母排上。该方案约束发电机选型,且发电机总配置成本较高,同时发电机台数的增加导致机舱空间紧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及船舶,以缓解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其中,发电机故障处理装置应用于船舶,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诊断单元和切换单元;船舶包括:发电装置、电动装置和配电板;发电装置包括奇数个发电机;奇数个发电机、电动装置分别与配电板连接;诊断单元的输入端与发电装置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切换单元和配电板连接;切换单元与配电板连接;发电装置用于为电动装置提供电能;诊断单元用于实时检测发电装置的供电故障情况,在发生供电故障时通知切换单元;切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诊断单元发送的故障通知时,断开供电故障的发电机,并切换至其他发电机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其中,发电装置还包括电站管理系统;奇数个发电机分为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发电机组和第三发电机组;电站管理系统与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发电机组和第三发电机组均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发电机组和第三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电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组和第二电动机组;配电板包括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以及设置在第一汇流排输入端与第二汇流排输入端之间的切换排;其中,一发电机组连接在第一汇流排的输入端;第三发电机组连接在第二汇流排的输入端;第一电动机组连接在第一汇流排的输出端;第二电动机组连接在第二汇流排输出端;诊断单元的一端与第二发电机组连接、另一端与切换排连接,用于诊断故障来源,并对切换单元进行通知;切换单元的输入端与诊断单元连接,输出端与切换排和所电站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故障通知执行对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发电机组和第三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及汇流状态。
进一步地,其中,配电板还包括: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其中,
第一断路器的一端与切换排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汇流排连接;
第二断路器的一端与切换排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汇流排连接;
当诊断单元诊断到第一汇流排出现故障时,切换单元控制第一断路器分断,第二断路器连通,第二发电机组向第二汇流排供电;
当诊断单元诊断到第二发电机自身故障时,则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均分断,切换单元向电站管理系统发送第三发电机组进行工作的指令,第三发电机组第二汇流排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其中,切换排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断路器与第二断路之间的联锁装置,当第一断路器与第二断路器同时闭合时,联锁装置工作,使第一断路器与第二断路器均分断,以避免第二发电机组同时接入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2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