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缓冲阀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2842.0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B66C2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缓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缓冲阀,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与供油口a连通的第一油路、与回油口b连通的第二油路、与回转马达的油口A连接的第三油路以及与回转马达的油口B连通的第四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通过换向阀连通,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通,第五油路内设有缓冲阻尼套件。本回转缓冲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回转机构中,尤其是起重机上,通过设置缓冲阻尼套件和第五油路将供油口a、油口A之间的油路和回油口b、油口B之间的油路常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回转停止时由于油口A和油口B不通而出现的压力差导致的冲击问题,避免出现传统回转缓冲阀中溢流阀在冲击力不足时无法起到作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缓冲阀。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回转机构转动惯量很大,停止时容易造成回转冲击,严重影响回转动作的操控性能。为此,通常会在转动机构处设置回转缓冲阀,以控制回转机构的回转动作,现有的回转缓冲阀普遍是在回转马达的油口A和回转马达的油口B上并联两个溢流阀,在供油口a和油口A之间、回油口b和油口B之间均设有单向阀,如图2所示,当冲击峰值压力达到溢流阀设定值时溢流,从而达到减缓冲击的目的。
以下以图2来解释回转缓冲阀的工作原理:当供油口a供油时,油液经过油口A进入回转马达A腔,然后马达回油从B腔流出,经过油口B从回油口b流出,但当回转动作停止时,供油口a断开,油口A和油口B关闭,供油口a和油口A之间、回油口b和油口B之间分别形成密闭腔,由于机械惯性的原因,使供油口a和油口A之间的压力急剧上升产生冲击,回油口b和油口B内则压力急剧下降甚至产生负压,就会造成机构向着压力低的方向往复摆动,只能等待能量释放,摆幅才会越来越小最终停止,而这种现象在起重机上是不允许的,但在油口A和油口B上并联了溢流阀后,当供油口a和油口A之间的油液冲击峰值超过溢流阀设定值后,便会通过溢流阀补入回油口b和油口B之间中,从而降低供油口a和油口A之间的油压,同时提高回油口b和油口B之间的油压,从而便可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但溢流阀只有在冲击峰值压力达到了溢流阀的设定值时才会发生溢流,回转缓冲阀才能起到缓冲作用,一旦冲击峰值没有达到溢流阀的设定值,则溢流阀便完全失去了作用,导致回转缓冲阀无法有效缓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转缓冲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回转机构中,尤其是起重机上,通过设置缓冲阻尼套件将供油口a、油口A之间的油路和回油口b、油口B之间的油路常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回转停止时由于油口A和油口B不通而出现的压力差导致的冲击问题,避免出现传统回转缓冲阀中溢流阀在冲击力不足时无法起到作用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缓冲阀,包括与供油口a连通的第一油路、与回油口b连通的第二油路、与回转马达的油口A连接的第三油路以及与回转马达的油口B连通的第四油路,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通过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通,所述第五油路内设有缓冲阻尼套件。
优选地,所述缓冲阻尼套的通流面积为0.2~0.8mm2。
优选地,所述缓冲阻尼套件包括三个串联的阻尼螺塞。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通过控制油路控制,所述控制油路内设有单向阻尼阀,所述控制油路与制动器控制油口Br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通梭阀。
优选地,还包括回油油路和旁通油路,所述旁通油路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油路相通,所述旁通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所述回油油路一端与制动器回油口T连通,所述另一端通过两个具有补油功能的溢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旁通油路内设有旁通阻尼套件。
优选地,所述旁通阻尼套件的通流面积为0.2~0.8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2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