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41545.4 | 申请日: | 2022-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窄;黎瑜婷;李益南;付慧;夏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陈安珍 |
| 地址: | 46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建筑 照明 安装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包括固定座(1)和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左右内侧壁的中上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灯座(3)顶壁内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1),所述活动槽(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板(33),所述磁板(33)的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所述灯座(3)内部且位于两个活动槽(31)的中部开设有储液腔(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3)左右侧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存液腔(36),所述存液腔(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7),所述活塞板(37)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8),所述灯座(3)的内部且位于存液腔(36)的上侧开设有通槽(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3)的内部开设有供限位块(34)滑动的槽,所述限位块(34)横截面的面积小于限位槽(11)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磁板(33)的外表面与活动槽(31)的内侧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腔(36)的内部且位于活塞板(37)的上侧盛满磁质流体,所述存液腔(36)通过通槽(39)与储液腔(35)连通,所述储液腔(35)的容积是存液腔(36)的两倍,所述活塞板(37)的外表面与存液腔(36)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所述连杆(38)的底部伸出灯座(3)的底部,且灯座(3)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杆(38)滑动的槽,所述连杆(38)的底端设有便于推拉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35)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51),所述滑杆(351)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浮块(352),所述储液腔(35)的左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顶杆Ⅰ(353),所述顶杆Ⅰ(35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54),所述储液腔(35)的右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顶杆Ⅱ(3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51)的底端位于顶杆Ⅰ(353)的下侧,所述顶杆Ⅰ(353)和顶杆Ⅱ(355)上均开设有供滑杆(351)穿过的槽,所述滑槽(354)的直径值大于顶杆Ⅱ(355)的直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Ⅰ(353)的左端穿过储液腔(35)的左侧壁伸入左侧的活动槽(31)内,并与左侧的磁板(33)固定连接,所述顶杆Ⅱ(355)的右端穿过储液腔(35)的右侧壁伸入右侧的活动槽(31)内,并与右侧的磁板(33)固定连接。
8.一种传统建筑照明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用手按住两侧的限位块(34),然后将灯座(3)放入固定座(1)内,并将灯座(3)向固定座(1)的内部推动,听见限位块(34)被弹入限位槽(11)内的声音时撤去推力,然后将照明灯(4)旋入灯座(3)内即可,减小了灯座(3)安装时的复杂性;
第二步,当灯座(3)需要取下维修或者更换时,推动连杆(38),使得连杆(38)带动活塞板(37)上移,利用活塞板(37)对磁质流体进行挤压,使得磁质流体经通槽(39)进入储液腔(35)内,由于磁板(33)对磁质流体有吸附力,此时利用磁质流体对磁板(33)的反向吸附力,致使磁板(33)克服弹簧(32)的势能移动,并带动限位块(34)向活动槽(31)的内部移动,使得限位块(34)脱离限位槽(11),促使灯座(3)的拆卸更加便捷;
第三步,由于磁质流体进入储液腔(35)内,使得浮块(352)受磁质流体的浮力顺着滑杆(351)向上滑动,使得浮块(352)无法对顶杆Ⅰ(353)和顶杆Ⅱ(355)进行限位,致使,顶杆Ⅱ(355)伸入顶杆Ⅰ(353)的内部;
第四步,当灯座(3)与固定座(1)再次配合时,通过拉拽连杆(38),使得储液腔(35)内的磁质流体经通槽(39)再次回流到存液腔(36)中,此时浮块(352)受自重作用顺着滑杆(351)下滑,并处于顶杆Ⅰ(353)和顶杆Ⅱ(355)之间,使得顶杆Ⅰ(353)与顶杆Ⅱ(355)的位置得到限定,避免灯座(3)受到晃动时限位块(34)脱离限位槽(11),提高了灯座(3)与固定座(1)配合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15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