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面球体反硝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0721.2 | 申请日: | 202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3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松;阎登科;陈晓蕾;许子聪;胡培基;曹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面 球体 硝化 填料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面球体高效反硝化流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面球体填料外表面由多个锥形组块组合而成,每个锥体组块有1处空缺;通过对填料构型及材质进行全新的设计,解决传统反硝化流化填料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填料比表面积与市售的K3、花环等填料相比有很大提升;根据反硝化的反应特性,通过添加其他组分对填料的密度进行合理控制,使得填料实现良好的传质,减少动能消耗;添加多种特殊材质使得填料容易脱膜,同时多维度延长使用寿命;填料锥形组块上的空缺设计使得相传递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面球体反硝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一种全新构型的反硝化流化填料,克服传统反硝化填料的现实缺点,实现高效反硝化。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或工业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手段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具有有机负荷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耐冲击负荷,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生物膜法包括固定床和流化床等多种运行模式,且生物膜法的核心在于填料的选择与控制,而填料在固定床运行模式下存在很多缺陷,如短流,堵塞,传质不均匀等,导致处理效果较差;而流化床是在高的水力冲击下使填料在反应器中发生不规则的运动,填料之间相互碰撞,填料表面与底物充分接触,增大微生物附着的比表面积,传质更加均匀;但目前反硝化流化填料存在的问题有:(1)市面上填料构型比表面积小,微生物能依附的有效比表面积少,如市售波纹板、花环等;(2)填料比重过大,堆积在反应器底部,不能流化,易堵塞,需要频繁反冲洗,如石英砂、陶粒等;(3)构型缺陷导致传质不均匀,如K1、K3等,虽然有较大比表面积,但能够挂膜的位置主要在填料内部,孔径细小易堵塞;(4)研究表明,生物膜厚度不超过200μm时传质好、反应速率较快;异养反硝化菌增殖迅速,需要经常对填料表面生物膜进行脱膜活化才能保证合适生物膜厚度,而填料构型、材质和密度缺陷易导致脱膜困难;(5)机械强度低,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种种原因导致出水不达标,因此对于反硝化填料构型和材质的创新,提高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及合理调控填料的比重尤为重要。
基于现有填料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多面球体高效反硝化流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既能实现高效的反硝化效果,且此种填料与适配的反应器结合可解决传统反硝化流化填料存在的运行调控困难及填料自身的缺陷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面球体高效反硝化流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填料构型及材质进行全新的设计,解决传统反硝化流化填料的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结合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面球体高效反硝化流化填料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面球体反硝化填料,其特征在于:反硝化填料的整体结构为多面球体,外表面由多个锥形组块组合而成,球体内部是空心的。该多面球体硝化填料可通过3D打印等常规手段制得。
所述的锥形组块由多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组合而成,锥体的高为10-20mm;每个锥体组块有1处空缺。
将所述的多面球体硝化填料的球体中心到锥形组块底部的距离定义为多面球体的内径,所述的内径为15-40mm。
所述的多面球体硝化填料由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80-95:1-10:1-10配制而成。
所述填料应用于适配的硝化反应器的具体流程为::将所述的多面球体反硝化填料放置在填料区,加入接种污泥进行挂膜,挂膜成功后,从反应器进水口进水,污水经过挂好生物膜的填料区进行反硝化反应,然后部分污水通过循环管重新从反应器进水口进水,多面球体填料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达到较好的流化状态。部分污水经过澄清区后随反应器出水口流出。
所述的多面球体填料填充比为2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0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