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0523.X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王浩;杨超;吴魏燕;李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润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5;G06T17/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曹露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倾斜 摄影 矮塔斜拉 转体 bim 建模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倾斜摄影数据,根据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桥位地型模型,并将桥位地型模型导出为第一格式文件;其中,桥位地型模型包括:POS位置数据;预先建立矮塔斜拉转体桥标准族库,获取目标矮塔斜拉转体桥的尺寸比例信息,根据尺寸比例信息调用矮塔斜拉转体桥标准族库建立BIM模型;将BIM模型导出为第二格式文件;在目标软件中基于POS位置数据、第一格式文件与第二格式文件实现BIM模型与桥位地型模型的融合;其中,第一格式文件与第二格式文件适配于目标软件的格式要求。本发明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型)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相结合,实现高精度地物模型的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在工程建设行业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引发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革命。该技术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提高项目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效率,并给采用该技术的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新增价值。
对于工程项目的周边地理模型,通常的做法是利用BIM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形模型的手动建模,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和勘察的方式,进而建造出地形模型。手动建模的缺点主要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现场勘查和测量过程非常繁琐,时间周期很长,且难以全面反映现场,最终建立的地理模型与实际出入较大,难以精确反映桥梁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
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对飞行器(无人机)安装影像信息采集装置(云台相机),通过对一个静态主体(地形)从一个俯视角度,四个倾斜角度多个方向进行摄影拍摄,采集重叠度较高的图像信息,从而获得地面物体详细完整信息,其已经成为建立高精度地理模型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倾斜摄影技术的高速发展,倾斜摄影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BIM模型的正向设计的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221004359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三维正向设计方法,其在设计阶段根据工程数据建立桥位地形地貌模型,并制定协同作业机制;按照协同作业机制,对桥位地形地貌模型进行分析,生成构思方案,基于构思方案生成三维工程信息,以基于三维工程信息进行桥梁的正向设计,以提高所建立桥梁模型的精度,但是其中并不涉及到对BIM模型与地理模型的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BIM技术手动建立地形模型、难以还原实际地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本方法基于倾斜摄影模型生成高精度地理模型,在目标软件中将地理模型与BIM模型有机结合,实现工程项目实体BIM三维模型与周边地理模型的有机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包括:
获取倾斜摄影数据,根据所述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桥位地型模型,并将所述桥位地型模型导出为第一格式文件;其中,所述桥位地型模型包括:POS位置数据;
预先建立矮塔斜拉转体桥标准族库,获取目标矮塔斜拉转体桥的尺寸比例信息,根据所述尺寸比例信息调用所述矮塔斜拉转体桥标准族库建立BIM模型;将所述BIM模型导出为第二格式文件;
在目标软件中基于所述POS位置数据、第一格式文件与第二格式文件实现所述BIM模型与桥位地型模型的融合;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文件与第二格式文件适配于所述目标软件的格式要求。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述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中,所述目标软件为SupeMmap,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述基于倾斜摄影的矮塔斜拉转体桥BIM建模方法中,基于ContextCapture软件生成所述桥位地型模型,所述第一格式文件为osgb格式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润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润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05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