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8582.3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祝毅;鲁国林;高波;谭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5 | 分类号: | H04L2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带 数据流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邻两个功能模块与各自相连的存储器、控制模块,形成一个乒乓对称的处理结构,两个功能模块响应于控制信号发送的信号,井然有序地同时处理着各自的基带流数据,降低了第二功能模块的等待时间,具有高吞吐、低时延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而且,由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基带处理单元采用乒乓对称的处理结构,可以在不改变基带处理单元整体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应用场景的实际业务需求,对任意一个功能模块升级,或者插入新的功能模块,拥有节约通信资源、设计灵活性高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低轨卫星通信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日益壮大。但是,目前对低轨卫星通信的基带处理技术的了解与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如何促进卫星通信的基带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
基带处理单元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包括滤波、时频同步、调制解调、编译码等主要功能模块。目前,常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或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结合现场可编程逻辑门列阵(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处理结构,来实现基带信号的处理。
然而,采用这种处理结构处理基带信号时,会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在面对大量用户的通信数据冲击时,依靠处理器自身的运算能力或多线程并发的处理方式,也不足以应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通信数据,反而会受限于处理结构与功能模块间错综复杂的交互控制,和无序、非对称的处理结构,无法清楚地了解用户数据的走向与位置,降低基带处理效率,难以适应大容量、多用户、实时性等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
而且,需要根据具体的实现功能,分别对基带处理单元中各功能模块的接口与待处理数据进行交互定制化,降低了设计灵活性。在处理过程中,数据在不同功能模块之间来回切换,也降低了基带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基带处理效率低和设计灵活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邻功能模块之间设有控制模块与存储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器分别与两个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以下方式处理所述相邻功能模块之间的基带流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向第一功能模块发送本轮的写标志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功能模块通过处理第一基带流数据,生成第二基带流数据,并在将所述第二基带流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之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本轮的写释放信号,使所述控制模块向第二功能模块发送下一轮的读标志信号;
以及,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发送本轮的读标志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第四基带流数据,并在数据读取完毕之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本轮的读释放信号,使所述控制模块继续向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发送下一轮的写标志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流数据是通过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从前一个存储器中读取到的,所述第四基带流数据是通过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处理第三基带流数据得到的,所述第三基带流数据是通过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从所述前一个存储器中读取到的,且所述第三基带流数据的读取时间早于所述第一基带流数据的读取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带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邻功能模块之间设有控制模块与存储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器分别与两个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功能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8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